岩画新发现
在七年多的岩画普查中,管理处完成了大量的岩画野外普查工作,拍摄岩画照片数万张,制作岩画线描图千余幅,对每一幅普查的岩画进行了详细的数据采集,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全面的贺兰山岩画数据信息资料库,基本调查清楚贺兰山东麓北起高伏沟南至大窑沟之间岩画的分布情况,为下一步的研究、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普查所取得的最大成绩即是新发现岩画数百幅。这里所说的新发现岩画指的是在以往岩画普查所出版的书籍、报告、论文中未著录的。通过对比,先期关于贺兰山岩画普查的著作,即前文所述《贺兰山与北山岩画》《贺兰山岩画》《宁夏考古史地研究论集》《贺兰山岩画》等,普查组在以这些书籍为普查参考的同时,在多个山谷及山前洪积扇上均由新发现,并新增岩画点多处,在以往文保机构、高校对贺兰山岩画普查及登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贺兰山岩画的数量,填补了贺兰山岩画在内容、题材上的空白,弥补了之前因人力、物力、资金的不足所造成的岩画普查的疏漏。
从实际普查及对比情况看,普查组在高伏沟所普查的岩画仅在《贺兰山岩画》(北方民族大学版)中有部分记载,并且书中记载的岩画点名称为驴渠沟,其余岩画特别是高伏沟内大量的螺旋纹、同心圆岩画、沟口至采石场之间的山前洪积扇上的单体动物岩画、符号岩画等在书中均未记载,属于此次普查新发现的岩画。大、小西峰沟岩画在诸多的岩画普查书籍中均有记载,但记载的内容都以两个山谷中著名的父子虎岩画、人面像岩画、动物岩画、大型狩猎岩画、放牧岩画为主,个别体量较小、画面模糊的岩画不在记载之内。特别是关于小西峰沟岩画仅记载了沟口的2幅,沟内岩画并未涉及,普查组在小西峰沟内发现的动物岩画、符号岩画均为新发现的岩画。
关于白头沟岩画的记载多以普查组所标记的叉子渠的岩画为主,沟口北侧山坡处的狩猎岩画、动物岩画从未在任何书籍中出现,属于新发现岩画。白头沟至贺兰口之间多个山谷的岩画在以往的书籍中记载、刊录较少,仅个别极具特色、制作精美、内涵丰富的岩画虽被登记在册,但岩画所在区域的地点名称被记成其他山谷,存在一定的错误。可以说普查组在2012年至2014年普查新发现的岩画大部分在此区域,并且绝大部分新发现的岩画是山前洪积扇平原上的单体岩画,内容包括动物群、人面像、射猎、符号、坑穴、手印、放牧等。
贺兰口以南至大窑沟之间新发现的岩画数量不多,以往的普查书籍中关于这部分区域岩画的记录也较少,该区域大部分新发现的岩画集中在苏峪口至滚钟口之间的洪积扇平原上,同样以单体岩画为主,内容主要有人面像、动物、符号、射猎、坑穴等。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一辈岩画专家所普查、记录的岩画有一部分已经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而消失不见,由此可见贺兰山岩画的保护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