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项目简介
一、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贺兰山岩画是远古先民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印记,更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数以万计的贺兰山岩画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与旅游开发价值,在世界岩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吹日晒、雨雪侵蚀、洪水冲刷、人为破坏等等不利因素,使得曾经深凿于石面上的贺兰山岩画正在逐渐消失。虽然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对岩画进行保护,但由于岩画地处野外,避免不了雨雪风沙的侵蚀,而且随着岩画文物价值的提升,一些不法分子盗采岩画谋取利益,使得保护岩画的工作举步维艰。除贺兰山贺兰口岩画景区的岩画得到一定的保护外,贺兰山其余各沟谷的岩画保护工作难以进行,盗采岩画、私自制作岩画拓片、脱模复制岩画的事件时有发生,加大了岩画损坏、消失的程度。岩画的消失不仅使文物研究与旅游开发工作无从谈起,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如何切实保护贺兰山岩画、减缓岩画的消亡速度已经成为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必须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保护岩画、减缓岩画的消亡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内外岩画界对此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然而受资金及技术力量的限制,至今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护岩画,各地也只是尽最大的努力来减缓岩画的损坏程度。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就是在以往岩画研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3D激光扫描和复制技术,制作贺兰口岩画的三维数字模型,全面采集贺兰口岩画及周边环境的数字信息,从而实现贺兰口岩画的数字化典藏与数据库建立,为今后的研究与保护提供最为详尽与真实的数字化信息。同时,为了便于做好岩画的文化宣传与传播,通过制作的3D岩画成果可在岩画馆对游人进行播放和互动漫游,并可以借助网络给无法到岩画旅游的人带来直观的体验。本项目在岩画景区的对外宣传上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为景区经济效益的提升创造新的增长点。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则在于对今后宁夏岩画事业的发展提供创新性研究成果和实证分析,将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与发展提供具有重大创新性的参考,进而全面提升宁夏岩画的影响力,并以此推动宁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同时,本项目的研究对国内其他岩画点的研究保护与旅游开发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特别是在岩画的数据库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必将从全新的角度推动宁夏乃至中国岩画事业的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世界六大洲都有岩画分布。岩画所在地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在岩画的研究保护与旅游开发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着丰富的经验。特别是欧美地区的岩画研究机构,凭借雄厚的资金支持与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岩画保护研究方面远远领先于亚非地区。如著名岩画景区法国拉斯科洞窟岩画,采用虚拟3D技术,制作了与真实洞窟完全一致的虚拟场景,使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身临其境领略该洞窟岩画的风采,并引起游客极大的好奇心。这既满足了游客游览的需要,又避免了因游客众多对洞窟岩画造成的破坏。意大利梵尔卡莫尼卡史前研究中心对该谷地的岩画制作了360度数字全景图,将岩画与周边环境共同置于同一场景之中,以真实、立体的图像将该地的岩画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游客参观该地岩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较于欧美发达地区对岩画进行的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亚非地区对岩画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特别是我国,岩画研究的开展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多年来国内虽然不断发现新的岩画点,岩画的数量与密度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但岩画的保护研究与旅游开发始终处于低层次水平,大部分岩画点没有专门的部门机构看管,对于岩画的研究也还处于岩画普查、建立岩画档案的初始阶段,如拍摄照片、制作拓片、线描图等,只有个别岩画管理部门开展了岩画的年代断定及保护方面的实验,如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正在进行的贺兰口岩画本体保护试验、珠海博物馆正在进行的宝镜湾岩画保护试验、内蒙古阴山岩画进行的大规模的岩画普查等。在旅游开发方面更是存在极大的缺憾,全国仅宁夏贺兰山岩画景区与广西宁明花山岩画景区对外开放,其他岩画点要么完全封闭,要么无人问津。截至2012年,从国内各岩画点的情况来看,尚未有任何研究或管理机构采用先进的3D技术、三维全景技术对岩画进行数据化信息采集与处理,以3D技术、三维全景技术展示岩画在国内仍属创新性的研究项目。
三、项目目标及任务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就是在以往岩画研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3D全景技术,制作贺兰口岩画的三维数字全景图像,全面采集贺兰口岩画及周边环境的数字信息,从而实现贺兰口岩画的数字化典藏与数据库建立,为今后的研究与保护提供最为详尽与真实的数字化信息。同时,鉴于人为因素对岩画的破坏,特别是岩画景区游客对岩画的破坏,此项目研究就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完全真实的虚拟场景,满足一般游客的需要,并且本项目在岩画景区的对外宣传上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为景区经济效益的提升创造新的增长点。
项目组的主要任务先是通过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数码单反相机、鱼眼镜头、全景云台、三脚架、滑轨等设备,结合三维数字成像软件,制作与现实场景完全一致的贺兰口太阳神、西夏题刻、手印图、圣像壁、镇山虎岩画的三维全景图,然后在此基础上制作出贺兰口岩画的全景三维数字图。
四、成果应用的经济、社会效益
3D技术在岩画保护研究与旅游开发应用中的使用范围和应用前景都非常广泛,由于不受自然因素和外界环境的限制,具有较强的推广性。此项目的实施必将给全国其他岩画保护机构带来极具价值的参考,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维数字扫描技术为岩画资料的典藏收集提供了便利,使逐渐消失的文物能够更好地保存,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具有深远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本项目的研发和实施,最根本、最直接的效益是为岩画保护单位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三维数字立体方式展现岩画,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观赏模式,使得上万年前的岩画由静态转为动态、从上古穿越到了现实,拉近了游客与岩画的距离,给人以全新的视角体验。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岩画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多样的呈现方式也增加了景区旅游项目的种类,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本项目的实施,带来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1)完成了岩画信息的数字化采集,所采用的采集技术改写了以往传统的信息采集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文物工作者的工作,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2)针对本项目中所产生的数字化典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完全颠覆了远古岩画“以石为本”的存在方式;(3)数字化典藏岩画,不再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延长了岩画本身的寿命;(4)三维数字化图像可以长期保存,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岩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便能更好地得以诠释;(5)本项目的实施,为国内外其他岩画点的岩画保护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参考范式;(6)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建立,增加了景区的参观项目,丰富了参观种类,使得参观的结构不再单一,从而增加了景区的收入,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7)本项目的实施,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促进了学科间的交流,为今后的岩画保护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