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结 语
本研究以林语堂的英文小说 Moment in Peking 及其汉译为个案,借助叙事学、修辞学、文体学、文学形象学、互文性等文学文化理论,对该小说及其三个中文译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与比较,探讨了诸如异语写作、语言表现力,以及异语写作带来的新的翻译类型——无本回译等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对学界忽视或者存有争议问题的解决给出一些思路,诸如林语堂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上的位置及其小说汉译本在翻译文学史上的位置等问题。通过三个译本的比较分析,最终认为张振玉译本的艺术创造性最强,其翻译叙事的处理方式值得借鉴与学习。最后,本研究基于前文的讨论最终归结到无本回译的理论探讨上,对该理论的界定、概念的澄清、层级划分、参照因素、终极范本、译本评价等问题进行初步的尝试性探讨。以下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基本认识以及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