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风格与本土印度教神庙的联系
2025年09月26日
5.清真寺风格与本土印度教神庙的联系
印度教神庙兴盛于8—10世纪,神庙的风格受到当地民居及犍陀罗佛教寺院的影响,形成集三角形山墙、三叶券和多层坡屋顶于一体的独特风格。伊斯兰教在14世纪时成为克什米尔统治者推崇的宗教,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与之相关的宗教建筑在克什米尔得到了空前发展。前期的清真寺受到印度教神庙和佛教神庙影响,采用石材建造,有些伊斯兰建筑直接建造在印度教神庙的废墟上,或者是直接将印度教神庙中的石材用于伊斯兰建筑;后期的清真寺主要采用木材,建筑跨度较大,体量宏伟,采用木构锥体顶,形成集拱券漏窗、尖券门、开敞式方亭于一体的集中式构图风格。
无论印度教神庙还是伊斯兰清真寺都有向上发展的集中式构图特点,主要通过对称式构图并向空中延伸的屋顶进行表达,印度教神庙寓意了众神居住的神山须弥山,清真寺则象征着信徒们精神的升华(图3-73)。虽然清真寺的多层坡屋顶受到当地民居的影响,但是向上发展的屋顶形式可能受到印度教神庙的影响。印度教神庙的坡屋顶层层内缩形成高耸的金字塔形,而清真寺是在坡屋顶的基础上建设开敞的方亭,方亭上立四面锥体尖顶,顶部设金属宝顶,构成金字塔外观(图3-74)。

图3-73 印度教神庙屋顶示意图

图3-74 贾玛清真寺屋顶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