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结语
克什米尔谷地地处印度西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间,四周被群山包围,丝绸之路新疆段南道上的一条支线经吉拉山口[1]通往谷地中的斯利那加市[2]。它自古以来是周边地区的文化联系桥梁,在多种文化的交流中形成了不同于印度大陆的独特文化。
谷地西面通过比尔本贾尔山口与犍陀罗地区联系,在佛教盛期其建筑形式与装饰艺术深受犍陀罗的文化影响,形成印度仅有的希腊—罗马风格。虽然佛教寺院已成遗址,但其部分风格延续到印度教神庙中:三角山花、类似于希腊的柱式、三叶拱券及锥体形多层坡屋顶构成谷地印度教神庙的独特风格;南部通过伯尼哈尔山口与印度大陆联系,莫卧儿王朝时期历代国王通过此山口进入谷地,在此修建避暑花园,营造建筑,将莫卧儿文化带进谷地;北部通过山谷道路与中亚及拉达克地区联系,在伊斯兰教扩张时期,大量的苏菲传教士通过这些门径到达谷地传播教义,因此才有了后期风格独特的木构架清真寺,木构架清真寺以多层屋顶上耸立的尖塔为主要特征,尖塔由底部开敞方亭、中部四面锥体及上部塔刹组成,外观形成向上发展的动态,象征着思想的升华及与安拉的结合;除此之外,中国著名佛僧鸠摩罗什、法显、唐玄奘、悟空等先后到达谷地,并在这里学习佛法,抄录经文,这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加强了谷地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克什米尔谷地虽然面积很小,但是有着人杰地灵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璀璨的建筑遗产。其中包括抗震结构体系的传统民居、希腊风格的印度教神庙、宏伟壮观的木构架清真寺、因地制宜的台地式园林,它们都是多种文化的结晶,是克什米尔人民的精神财富。
本书通过对克什米尔谷地传统建筑的简要论述,希望可为国人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由于历史原因,克什米尔谷地无疑受到印、巴冲突的影响,对外旅游开放仅是2000年以后,对它的研究目前尚待进一步深入。期待本书阅读者能够提出宝贵意见。
[1]吉拉山口:位于印度克什米尔谷地北侧大喜马拉雅山脉的西侧,山口通向信德谷地,将拉达克地区与谷地相连。
[2]李崇峰.佛教考古:从印度到中国II[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