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檐口

4.檐口

檐口根据位置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墙体承重出檐,檐口从墙体向外挑出一部分,出檐距离很小,类似于硬山的山墙檐口,这种方式没有太大的特色。另外一种出檐是通过墙体上方层层出挑的平行原木支撑檐口,檐口向外出挑距离较大,一般在50—70厘米左右;檐口承重体系类似于屋架内的支柱体系,砖墙或者是砖木混合墙体上方放置垂直于墙体方向的垫板,垫板上方有平行于墙体方向的并列木杆,木杆上方再放置垫板,如同井干式层层叠加并逐层向外凸出。支撑出挑的檐口,木杆横断面为矩形、方形或者是原木的自然形状(图5-14),屋架斜撑支撑在层层出挑的原木上,斜梁上方排列檩条,传统屋面中檩条上方依次排布防水桦树皮、木板、黏土层。平行交叉的原木外侧形成齿状布局,外表有精美的雕刻木板装饰。

图5-14 檐口构造放大图

四坡屋顶的檐口相交处常悬挂木挂落,其外轮廓像仙人掌的叶子,下方有一圈悬挂物,如小铃铛状,沿圆心对称布置(图5-15),通过金属链条连接成整体。有的金属挂落,外观模仿木挂落样式(图5-16)。挂落尺寸较小,总高度在50—70厘米间,最大宽度在30厘米左右,尺度根据建筑体量的大小来定(图5-17)。

图5-15 屋角挂落平面示意图

图5-16 屋角金属挂落

图5-17 挂落细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