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朵盛开的藏波罗花 ——钟扬小传》简介
《那朵盛开的藏波罗花 ——钟扬小传》这本书是由梁永安创作的,《那朵盛开的藏波罗花 ——钟扬小传》共有17章节
1
第1章 “父母是我人生最好的老师”
第1章 “父母是我人生最好的老师” 1964年5月2号,黄冈中学的钟美鸣老师喜气洋洋: 妻子王彩燕在医院里生了一个男孩儿,28岁的他做父亲了。 走在春天的校园里...
2
第2章 中国科大的“文科生”
第2章 中国科大的“文科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个星光灿烂的名字。 1958年9月,为了适应中国新兴科技领域的紧迫需求,中国科学院创立了这所大学。时任中国科学...
3
第3章 在植物王国画出最美的线条
第3章 在植物王国画出最美的线条 1984年8月,钟扬从中国科大本科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下文简称“植物所”)。 到武汉植物所,与钟扬的大学专...
4
第4章 “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
第4章 “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 2000年春,钟扬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调到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报到后,去院里的会议室听领导介绍院里的情况。院党支部...
5
第5章 “西藏,我来晚了!”
第5章 “西藏,我来晚了!” 2001年8月,钟扬组织了一次6个人的西藏之行。 6个人都和生态学、植物学有关系: 北京大学的顾红雅教授,中山大学的施苏华教授,复...
6
第6章 奋斗在西藏大学
第6章 奋斗在西藏大学 2002年春天,钟扬来到拉萨,直奔西藏大学。来这所大学,他已经期待一年了。 2001年,在教育部的统一安排下,复旦大学承担了对口支援西藏...
7
第7章 “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第7章 “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2002年之后,钟扬每年到西藏忙碌150多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找植物种子。 《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2015年8月采访钟扬,钟...
8
第8章 巨柏、拟南芥和鼠麴雪兔子
第8章 巨柏、拟南芥和鼠麴雪兔子 钟扬有英雄情结,他欣赏“真正的成功者”。在植物里,他特别喜欢美国红杉,“分布于美国加州的北美红杉株高可达150米以上,这不仅是...
9
第9章 给上海一个红树林的梦
第9章 给上海一个红树林的梦 2005年,钟扬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申报了一个课题,要在上海建立实验基地,试种红树林。 不少科技专家感到奇怪: 怎么想到这么一个...
10
第10章 在国外的日子里
第10章 在国外的日子里 1992年,钟扬受派出国,到美国北部五大湖地区的密歇根州立大学访学,导师是国际著名植物学家约翰·比曼(John Beaman)教授。 ...
11
第11章 打通科学和大众间的“最后一公里”
第11章 打通科学和大众间的“最后一公里” 钟扬很忙,号称自己过的是“并联生活”。在他千头万绪的“并联”中,有一条线路永远没有中断,这条线路让他和社会大众保持着...
12
第12章 211房间的研究生院院长
第12章 211房间的研究生院院长 2012年7月,钟扬就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研究生院在校园里的8号楼,一幢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建筑,大坡顶青砖墙,颇...
13
第13章 丈夫、父亲、儿子
第13章 丈夫、父亲、儿子 1988年,钟扬和张晓艳结婚了,两个24岁的年轻人开始了有家的新生活。 一切来得并不容易。1984年,两个人一起分配到武汉植物所。不...
14
第14章 “他是这个时代稀缺的那种人”
第14章 “他是这个时代稀缺的那种人” 钟扬去世后,他的老父亲对治丧小组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在悼词上写一句:“钟扬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知子莫若父。老人知道...
15
第15章 奉献者的最后28个月
第15章 奉献者的最后28个月 2015年5月2日,对钟扬来说,是一道生死线。 这一天,是他的52岁生日。 上午,他胡乱吃了几块饼干,赶到复旦1号楼,参加自主招...
16
第16章 他驾着方舟找种子去了
第16章 他驾着方舟找种子去了 2017年9月25日上午,拉琼到西藏大学的钟扬宿舍,静静整理房间。三天后,钟老师就要回到拉萨,他心里充满了欣悦。西藏大学的“生态...
17
后记
后记 2017年7月15日,我到杭州西溪湿地现场倾听“一席”的演讲。9位讲者中,钟扬是第2个出场,他的题目是《种子方舟》,讲述他在西藏16年找植物种子的故事。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