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理论与政策研究初探》简介
《科普理论与政策研究初探》这本书是由贾英杰创作的,《科普理论与政策研究初探》共有246章节
1
内容简介
本书是科普工作者贾英杰先生在10多年科普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科普理论方面的阐述,二是科普政策方面的建议。 科普理论方...
2
序 言
结识贾英杰君缘自科普,那是在10多年前参加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时。给我的印象很深——彼时能谦虚、认真、执着地关注并热爱科普的年轻教师,即使在...
3
第一章 科普理论的综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外开始兴起科普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的科普理论体系已初步建立,但面对科普实践需求,仍需要深化研究,实现突破。本章首先对国内外几个科...
4
一、周孟璞的科普理论观点
...
5
(一)科普的原始形态
周孟璞,是我国科普界的老前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顾问,科普学的主要奠基人。周孟璞先生曾指出,地球上自从诞生了能思维、有语言、会用工具的人类,传播知识的现象就已存在...
6
(二)科普的波动发展规律
科学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与此相适应,科普发展也呈现规律性。美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于1962年在《科学革命结构》中指出,科学本质是革命的,科学的发现与...
7
(三)耗散结构的科普系统
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普事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科普工作如何更好发展,如何建立高效的科普系统?这是当时科普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周孟璞和曾启治结合当时我国科普发...
8
(四)科普的定义
周孟璞一直关注和思考科普概念问题,他多次与四川科普专家探讨科普的定义,并形成独立的关于科普概念的认识。 我国正式采用“科普”的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1949年...
9
二、周孟璞的科普学三大定律
周孟璞 2007年,周孟璞主编出版了《科普学》,他提出了科普学三大定律。周孟璞认为,从《科普法》公布以来,我国的科普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科普理论和科普实...
10
(一)科普学第一定律
科普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道德的活动。 公式1:P=K+M+T+S+E 式中, P:科普Popular Scie...
11
(二)科普学第二定律
科普工作者(科普作家、科学家、技术专家、参加各项科普活动的人)和受众(农民、城市居民、工人、青少年、领导干部、军人等)之间是平等的、互动的、相互交流的关系。 公...
12
(三)科普学第三定律
科普是国家指导、科普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的社会活动。 式中, P:科普 Popular Sciences C:国家指导 Country Guide...
13
三、公众理解科学理论
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发布了《公众理解科学》报告,这是世界科普史上一份里程碑式的重要理论文献。由此,世界科普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公众理解科学阶段。...
14
(一)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公众理解科学》报告对“公众理解科学”的界定是:“公众”主要指大多数非科学人士;“理解”指不仅仅包括对一些科学事实的了解,还包括对科学活动及科学探索之本性的领会...
15
(二)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模型
公众理解科学理论是人类科学发展及科普研究取得的重要认识成果。《公众理解科学》报告发表后,科普在英国获得合法地位,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掀起公众理解科学运...
16
四、科学素质理论
科学素质理论产生于美国,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美国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美国政府为了其利益,重视科普、支持科学的结果。目前科学素质研究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在全世界引起广泛重...
17
(一)科学素质理论形成的背景
1683年美洲出现第一个从事科学活动的组织波士顿哲学学会,但存在时间短。1743年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费城创建美利坚哲学学会(现在仍在活动),旨在促进学者或智者...
18
(二)科学素质理论的内容
1.科学素质概念的提出 一般认为“科学素质”(scientific literacy)这一词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根据拜比(RodgerW.Bybee)...
19
(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观点
从历史角度看,科学素质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直接推动美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事业,美国启动实施一项旨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科学教育改革工程——“2061计划”。美国为此发布...
20
五、科普环境信息场理论
科普环境信息场理论是贵阳学院钱贵晴教师2009年提出的科普理论模型。“科普环境信息场”理论是应用脑科学、社会学、信息论及创新教育理论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通过...
21
第二章 科普的途径与方式
科学技术普及是一个系统过程。从科普的内部来看,科普是由科普源系统、科普过程系统、社会公众系统组成的一个巨系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强大需求形成科...
22
一、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显得愈来愈重要,科学教育已成为科学技术普及的基础途径。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面向学生发展科学探究学习。...
23
(一)科学教育的概念
科学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也被称为科学文化的教育。传统的科学教育就是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教育的统称,它是相对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技艺类学科而言的。为了...
24
(二)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科学教育起源于西方,脱胎于被教会控制的经院教育,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革命不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历来就有重视科学教育的传统,并把它看成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主...
25
(三)科学教育的原则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末国际上兴起科学教育改革,经过60年代的初步尝试和失败、70年代的反思、80年代的多元探索和对科学教育质量的重新审...
26
(四)科学教育的内容
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创新是科学教育改革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方面,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在科学教育中讲授科学素养中最核心的内容,而且采取最有效的方法,以达到发展...
27
(五)科学探究学习
基于探究的教学方法已经广泛实施。科学探究学习已成为科学教育的核心,成为科学教育的主要手段。“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正在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和科学教育的发...
28
(六)我国科学教育标准
20世纪90年代,英国、美国等国家先后制定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2001年6月,我国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制定并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
29
(七)我国科学教育的历史发展
1.古代的科学教育 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专家刘默耕先生研究(1998)表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自然科学教学始于夏商周三代的教前。当时,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是小学的基础学科...
30
二、科技传播
大多数人在离开学校后是从广播、电视、报纸、图书、杂志等大众媒体上得到关于科学的信息,因此大众媒体对公众理解科学、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科普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