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

二、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正进入重要转型期,设施农业朝着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依托城市科技、人才、资金的优势,都市农业成为朝阳产业。都市农业具有“田中有城,城中有田”的城乡交融特性,并不特指某一具体的农业形态,而是强调农业与城市的共生、共荣,这种融合最终使农业摆脱自然环境的束缚,使农业从单一的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从都市农业延伸出的体验经济,逐渐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主要表现在非生产性、多样性、高附加值等。

发展都市农业的关键在于都市农业与城市非农活动之间在资源利用与功能目标上的协调,城市与都市农业之间,既有城市对都市农业的依赖性,又有都市农业对城市的依存性。这种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都市农业的本质,即“依托城市,服务城市”。

未来都市农业发展呈现出如下四个方面的趋势。

1.一体-多元化

都市农业迅速迈入产销一体化进程,不仅产品多元,而且实现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产销综合化,使各个产业价值链条的效益最大化。都市农业从以往农产品生产的单一化路线转变为高度集约化的规模生产,既可以提供满足日常基本生活需求的新鲜食物,也可以提供档次高、附加值高的农副产品,同时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将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城市文化、自然生态、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以及科普教育等功能融合在一起,具有生态环境、绿色文化、休闲娱乐、科技实验、知识普及的多元化功能。

2.精品-生态化

都市农业由粗放式向精品式、石油式向生态式转型,发展中强调农业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最适比,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因而,在保障绿色生态的基础上,挖掘国内外都市居民高端消费需求潜力,塑造精品农业的高质量、高功效、高价值功能,提升现代都市农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智能-高效化

都市农业是先进设施、现代科技与农业高度融合、高度集约的产物,从机械化向电脑自控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它主要依靠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业化人才,将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大规模应用于都市农业的新产品开发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生物技术应用系统、智能管理系统中,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从而智能化、高效化调控生产,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

4.品牌-特色化

推进农业品牌化是促进都市农业茁壮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引导当地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基于国内外都市居民消费多元化、时尚化特征,都市农业根据自身特色研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主导产品、系列产品、创意精品,发挥特色农业的选择性和展示性功能,有利于创造现代都市农业的差异优势,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条,带动产业发展,推进资源优势向质量优势和效益优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