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金瓶梅》及其续仿作品
《清明上河图》与《金瓶梅》的故事及其衍变,辰伯(吴晗),《清华周刊》1931年第4、5期
《<清明上河图>与<金瓶梅>的故事及其衍变》补记,辰伯(吴晗),《清华周刊》1932年第9、10期
《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吴晗,《文学季刊》1934年创刊号
《金瓶梅》版本考,周越然,《新文学》1935年第1期
金瓶梅词话随录,赵景深,《红茶》1938年第2期
略评金瓶梅画宝,萧剑青,《红茶》1938年第3期
金瓶梅版本之异同,痴云,收入《瓶外卮言》,天津书局1940年版
《金瓶梅》与《水浒传》、《红楼梦》之衍变,痴云,收入《瓶外卮言》,天津书局1940年版
谈金瓶梅,大木,《茶话》1948年第29期
论《金瓶梅》的版本及其他,魏子云,(台)《编译馆馆刊》1975年第2期
金瓶梅研究,王孝廉,(台)《中外文学》1975年第8期
论明代的《金瓶梅》史料,魏子云,(台)《中外文学》1977年第6期
论《金瓶梅版本及其他》,魏子云,收入《金瓶梅探原》,(台)巨流图书公司1979年版
《研究金瓶梅的一条新资料》,〔美〕马幼垣,《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1979年第1期
《金瓶梅》考证(一):《金瓶梅》的版本问题,朱星,《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2期
《金瓶梅》考证(三):《金瓶梅》被窜伪的经过,朱星,《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4期
补谈《金瓶梅》的上海版本,郑逸梅,《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4期
《金瓶梅》原本无秽语说质疑:与朱星先生商榷,黄霖,《复旦学报》1979年第5期
论谢肇渊《金瓶梅跋》,魏子云,(台)《中外文学》1979年第7期
丁耀亢与《出劫纪略》,陈金陵,《文献》1980年第1期
关于《金瓶梅》考证的一点声明,朱星,《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
论《金瓶梅》谢跋书,〔美〕马幼垣,《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1980年第2期
《金瓶梅》小考,陈诏,《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论谢肇淛的《金瓶梅跋》,〔美〕马泰来,《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4期
评朱星同志《<金瓶梅>三考》,赵景深,《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
新发现的《金瓶梅》研究资料初探:兼与朱星先生商榷,张远芬,《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
《金瓶梅》初刻本年代商榷,〔法〕雷威安(AndréLvév);周昭明,(台)《中外文学》1980年第11期
《金瓶梅》成书补证,徐朔方,《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论《金瓶梅》,徐朔方,《浙江学刊》1981年第1期
谈谈《金瓶梅词话》成书及其他,杜维沫,《文献》1981年第1期
《金瓶梅词话》的版本及其它,能捷,《贵州日报》1981年2月14日
《金瓶梅》抄引他书琐述,蔡国梁,《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4期
谢肇淛的《金瓶梅》“跋”,〔美〕马泰来,《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4期
《金瓶梅》小考(续),陈诏,《北方论丛》1981年第6期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孙逊,《红楼梦研究集刊》1981年第7期
《红楼梦》和《金瓶梅》,徐朔方,《红楼梦研究集刊》1981年第7期
麻城刘家和《金瓶梅》,〔美〕马泰来,《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1期
《忠义水浒传》与《金瓶梅词话》,黄霖,《水浒争鸣》1982年第1期
谢肇淛与《金瓶梅》,蔡国梁,《福建论坛》1982年第4期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评点初探,黄霖,《成都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金瓶梅》最早付刻人浅探:兼与张远芬同志商榷,李锦山,《徐州师院学报》1983年第3期
论《金瓶梅词话》,章培恒,《复旦学报》1983年第4期
论《续金瓶梅》及其删改本《隔帘花影》和《金屋梦》,朱眉叔,《明清小说论丛》1984年第1期
王三官·林太太·六黄太尉:金瓶梅原貌探索,魏子云,(台)《书目季刊》1984年第1期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内阁文库藏本)出版书肆之研探,〔日〕荒木猛;任世雍,(台)《中外文学》1984年第2期
《金瓶梅》成书新探,徐朔方,《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期
也谈《金瓶梅》中的一诗一文:与黄霖同志商榷,张远芬,《复旦学报》1984年第3期
诸城丘家与《金瓶梅》,〔美〕马泰来,《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期
谈《金瓶梅》,聂绀弩,《读书》1984年第4期
贾廉、贾庆、西门庆:金瓶梅原貌探索,魏子云,(台)《中华文艺》1984年5月号
《金瓶梅》简论,郭豫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6期
有关《金瓶梅》早期传播的一条资料,〔美〕马泰来,《光明日报》1984年8月14日
词曰、四贪词、眼儿媚:《金瓶梅》原貌探索之一,魏子云,(台)《中外文学》1984年第12期
《金瓶梅》的写作时代与作者,王达津,《文学评论丛刊》1984年第18期
古本《金瓶梅》简介,胡文彬,《文化广场》1985年第1期
张竹坡及其《金瓶梅》评本,黄霖,《中国古典文学丛考》1985年第1期
张竹坡与《金瓶梅》评点考论,王汝梅,《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第1期
北图馆藏《山林经济籍》与《金瓶梅》,刘辉,《文献》1985年第2期
《金瓶梅》的重要版本,滋阳,《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第2期
谈《金瓶梅》的初刻本,李时人,《文学遗产》1985年第2期
从词话本到话散本:《金瓶梅》成书过程及作者问题研究之一,刘辉,《中国古典文学论丛》1985年第3期
关于《金瓶梅》的创作成书问题:与徐朔方先生商榷,李时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金瓶梅》传世的第一个信息:袁中郎致董思白书考辨,周钧韬,《苏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金瓶梅》平议,袁世硕,《文史哲》1985年第3期
《金瓶梅》小考(一、二),陈诏,《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1986年第4期
屠本畯的金瓶梅跋,魏子云,(台)《书目季刊》1985年第3期
北图藏《金瓶梅》文龙批本回评辑录(上、中、下),刘辉,《文献》1985年第4期、1986年第1、2期
《金瓶梅》版本小议,常德,《中国古典文学鉴赏》1985年第4期
《金瓶梅》成书问题三考,黄霖,《复旦学报》1985年第4期
《金瓶梅》删节本,滋阳,《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第4期
谈文龙对《金瓶梅》的批评,刘辉,《文献》1985年第4期
从续补《红楼梦》、改写《水浒》说到《金瓶梅》的出版,胡明,《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丁耀亢与《续金瓶梅》,余早,《青岛日报》1985年5月19日
略谈文龙批评《金瓶梅》,刘辉,《光明日报》1985年5月21日
《金瓶梅》的刻本与作者,秦树艺,《重庆日报》1985年6月22日
关于《金瓶梅》初刻本的考证,周钧韬,《社会科学评论》1985年第7期
因果、宿命、改写问题:《金瓶梅》原貌探索,魏子云,(台)《中外文学》1985年第9期
现存《金瓶梅词话》是《金瓶梅》的最早刊本吗?与马泰来先生商榷,刘辉,《光明日报》1985年11月5日
“词话本”头上的王冠,魏子云,收入《台港<金瓶梅>研究论文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崇祯本的改写,魏子云,收入《台港<金瓶梅>研究论文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金瓶梅》版本考,刘辉,收入《金瓶梅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金瓶梅》的成书以及对它的评价,徐朔方,收入《金瓶梅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金瓶梅》写作时代初探,徐扶明,收入《金瓶梅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金瓶梅》之蓝本为《水浒传》,王利器,收入《金瓶梅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谈《金瓶梅词话》,郑振铎,收入《金瓶梅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万历野获编》“金瓶梅”条写作时间考,李时人,《复旦学报》1986年第1期
《万历野获编》与《金瓶梅》,刘辉,《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再论《水浒》和《金瓶梅》不是个人创作:兼及《平妖传》、《西游记》、《封神演义》成书的一个侧面,徐朔方,《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金瓶梅》主要版本所见录,刘辉,《复旦学报》1986年第2期
袁小修何时见到半部《金瓶梅》,周钧韬,《学术月刊》1986年第2期
再谈《金瓶梅词话》的写作时代,章培恒,《复旦学报》1986年第2期
从“来保押送生辰纲”看《金瓶梅词话》的成书,吴敢、邓瑞琼,《明清小说论丛》1986年第4期
《金瓶梅》补作述评,郑庆山,《克山师专学报》1986年第4期
《谈<金瓶梅>的初刻本》补正,李时人,《文学遗产》1986年第4期
《金瓶梅》成书年代“万历说”商说,周钧韬,《江海学刊》1986年第6期
《金瓶梅》的版本及其他,〔美〕韩南(Hanan,Patrick);丁婉贞,收入《<金瓶梅>的世界》,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周钧韬,收入《金瓶梅新探》,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瑕中之瑜:论崇祯本《金瓶梅》的评注,〔美〕浦安迪(Plaks,Andrew H.),收入《金瓶梅西方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论张竹坡批评《金瓶梅》康熙本,王汝梅,《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1期
袁小修与《金瓶梅》,周钧韬,《徽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7年第1期
张评本《金瓶梅》琐考,吴敢,《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7年第1期
《金瓶梅》探源,〔美〕韩南(Hanan,Patrick);顾希春,《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也谈《金瓶梅》与《西厢记》:与蒋星煜先生商榷,周钧韬,《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关于《金瓶梅》崇祯本的问题,魏子云,(台)《书目季刊》1987年第3期
《金瓶梅》与明代的两种“善书”,周绍良,《文献》1987年第3期
论《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刘辉,《文学遗产》1987年第3期
“丘诸诚”是谁?兼与马泰来先生商榷,顾国瑞,《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如意君传》的刊刻年代及其与《金瓶梅》之关系,刘辉,《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谈《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薛亮,《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张竹坡《金瓶梅》评点概论,吴敢,《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关于《金瓶梅》的时代背景的再思考,周钧韬,《明清小说研究》1987年第5期
《林兰香》与《金瓶梅》,〔美〕陆大伟,《文学遗产》1987年第5期
张竹坡及其对《金瓶梅》的评点,李茂肃,《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5期
“陈四箴”辨正:与黄森先生商榷《金瓶梅》成书时代问题,卜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
《金瓶梅续书三种》前言,黄霖,《金瓶梅续书三种》卷首,齐鲁书社1988年版
《金瓶梅词话》成书新证,王利器,收入《金瓶梅研究集》,齐鲁书社1988年版
《金瓶梅》中的三个明代人:探讨《金瓶梅》成书年代与作者问题的又一途径,顾国瑞,收入《金瓶梅研究集》,齐鲁书社1988年版
也谈《金瓶梅》的作者及其成书时间,赵兴勤,收入《金瓶梅研究集》,齐鲁书社1988年版
《金瓶梅》抄引话本小说考探,周钧韬,《苏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金瓶梅》原是评话再论,陈辽,《扬州师院学报》1988年第1期
《金瓶梅》溯源与考证,周钧韬,《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2期
《金瓶梅》抄本考,叶桂桐,《文学遗产》1988年第3期
略论《水浒传》与《金瓶梅》的关系,鲁歌,《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中日所藏《金瓶梅词话》应是同一刻本,鲁歌,《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3期
《金瓶梅》的成书年代新线索,叶桂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袁氏兄弟知见《金瓶梅》的时间考辨,刘孔伏、潘良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金瓶梅》用字流俗:是俚人耳录而非文人创作,傅憎享,《学习与探索》1988年第6期
《金瓶梅》成书问题管见,鲁歌,《江汉论坛》1988年第12期
关于大安本《金瓶梅》的价值,〔日〕饭田吉郎,收入《日本研究<金瓶梅>论文集》,齐鲁书社1989年版
关于毛利本《金瓶梅词话》,〔日〕上村幸次,收入《日本研究<金瓶梅>论文集》,齐鲁书社1989年版
关于内阁文库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的出版书肆,〔日〕荒木猛,收入《日本研究金瓶梅论文集》,齐鲁书社1989年版
《金瓶梅》版本考再补,〔日〕鸟居久靖,收入《日本研究<金瓶梅>论文集》,齐鲁书社1989年版
《金瓶梅词话》版本考补说,〔日〕鸟居久靖,收入《日本研究<金瓶梅>论文集》,齐鲁书社1989年版
《金瓶梅》解说,〔日〕小野忍,收入《日本研究<金瓶梅>论文集》,齐鲁书社1989年版
《金瓶梅》是非之我见,宗德生,《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金瓶梅》溯源与考证续,周钧韬,《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第1期
三百年来北京社会风俗的再现:《北京风俗图谱》与《金瓶梅》插图比较观,〔日〕寺田隆信;许总,《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第1期
从《续金瓶梅》看《金瓶梅》的版本及作者,叶桂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第2期
《金瓶梅》与《百家公案全传》,周钧韬,《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第2期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初探(一),王汝梅,《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第2期
《野获编》所记《金瓶梅》事辨误,刘孔伏、潘良炽,《齐鲁学刊》1989年第2期
关于《金瓶梅》最早收藏者的补正,刘宏,《文学遗产》1989年第3期
《金瓶梅》成书三阶段说:兼谈《金瓶梅》的作者问题,陈辽,《东岳论丛》1989年第4期
《金瓶梅》被禁,高洪钧,《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第3期
《金瓶梅词话》考释,张涌泉,《杭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金瓶梅》研究四说,王辉斌,《荆门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金瓶梅词话》最初刊本问题:《金瓶梅词话》研究之一,吴晓铃,(港)《明报月刊》1989年第4期
《金瓶梅成书的上限》,梅节,(台)《台湾日报》1989年5月21、22日,又收入《金瓶梅研究》1990年第1期
关于崇祯本《金瓶梅》各回冒头的诗词,〔日〕荒木猛,《首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1989年6月,又发表于《长崎大学教养部纪要·人文科学》1992年第1期
从两处更改看《金瓶梅》的成书时间,孙逊,《金瓶梅研究》1990年第1期
关于《金瓶梅》崇祯本的若干问题,黄霖,《金瓶梅研究》1990年第1期
《金瓶梅词话》中的宣卷:兼谈《金瓶梅词话》的成书过程,车锡伦,《明清小说研究》1990年第3期
评《金瓶梅成书的上限》,徐朔方,《明清小说研究》1990年第3期
严复曾批点过“明版”《金瓶梅》,官桂铨,《文献》1990年第3期
再论《金瓶梅词话》的成书,邓瑞琼,《明清小说研究》1990年第3期,又见于《金瓶梅研究》1991年第2期
日本大安本《金瓶梅》的价值:关于其第五回及第五十二回,〔日〕饭田吉郎;孙东临,收入《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1990年第5期
京都大学所藏《金瓶梅词话》残本,孙立川,(港)《明报月刊》1990年第9期
《金瓶梅》版本概说,于凤树,收入《金瓶梅艺术世界》,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金瓶梅》词话本与说散本关系考校,梅节,收入《金瓶梅艺术世界》,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金瓶梅》的作者、版本与写作背景,李时人,收入《金瓶梅新论》,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
《金瓶梅》的作者和版本,〔美〕浦安迪(Plaks,Andrew H.);沈享寿,收入《金瓶梅艺术世界》,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续金瓶梅》的刻本、抄本和改写本,孙言诚,收入《金瓶梅艺术世界》,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金瓶梅》非“集体创作”,〔美〕浦安迪(Plaks,Andrew H.),《金瓶梅研究》1991年第2期
《金瓶梅》写作年代及其它:致陈诏,魏子云,《金瓶梅研究》1991年第2期
《金瓶梅》与话本,程毅中,《金瓶梅研究》1991年第2期
《金瓶梅》原为词话考,徐扶明,《金瓶梅研究》1991年第2期
再论《金瓶梅》付刻问题,刘孔伏、潘良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金瓶梅词话》刻本第九十一回错误辨正,张天堡,《淮北煤师院学报》1991年第3期
廿公是谁?东吴弄珠客又是谁,王利器,《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3期
丁耀亢与《续金瓶梅》,周钧韬、于润琦,《明清小说研究》1992年第1期
关于《金瓶梅》全书构成问题,薛洪,《明清小说研究》1992年第1期
《金瓶梅》打秋千诗与解学士,程有庆,《文献》1992年第1期
《金瓶梅》全本早期收藏者“刘金吾”考,胡小伟,《文学遗产》1992年第1期
明万历以前无娶妓为妾说,郑平昆,《文献》1992年第1期
“词话”辨正:《金瓶梅》成书研究中一个谜团的析解,卜键,《金瓶梅研究》1992年第3期
《金瓶梅词话》与宝卷,王利器,《金瓶梅研究》1992年第3期
新发现的《新刻金瓶梅奇书》本残叶,朱恒夫,《金瓶梅研究》1992年第3期
词话本·崇祯本两个版本两种文化:《金瓶梅》词语俗与文的异向分化,傅憎享,《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3期
“李渔评改《金瓶梅》”考辨:兼谈崇祯本系统的某些版本特征,王汝梅,《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5期
《金瓶梅》是“世代累积型”作品吗,孟昭连,《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第1期
屠本畯所记《金瓶梅》事辩析,刘孔伏、潘良炽,《许昌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李渔评点、改定《金瓶梅》考,童天虑,《浙江学刊》1993年第2期
“刘金吾”的疑案,胡小伟,《文学遗产》1993年第2期
谈《金瓶梅》崇祯本,顾青,《文献》1993年第3期
亡国之鉴:试论《金瓶梅》的思想及其插图的艺术,裘沙,《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第3期
初刻《金瓶梅词话》系廿卷本考,丁朗,《金瓶梅研究》1993年第4期
关于崇祯本《金瓶梅》各回的篇头诗词,〔日〕荒木猛,《金瓶梅研究》1993年第4期
《金瓶梅》话本内证,傅憎享,《金瓶梅研究》1993年第4期
关于《金瓶梅》的漫谈,吴组缃,《文学遗产》1993年第5期
关于《金瓶梅》的几种版本,鲁歌、马征,《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第6期
《金瓶梅》的改定者是谁,王利器,《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6期
试谈《金瓶梅》序、跋,李凤仪,《求是学刊》1993年第6期
谈《金瓶梅词话》版本,于凤树,《图书馆学研究》1993年第6期
简说《金瓶梅》的几种版本,鲁歌,《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1期
《金瓶梅》“借用”中的新发现论其作者及成书方式,邵炌,《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第3期
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金瓶梅》版本考,王汝梅,《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4期
关于《金瓶梅》考证问题的通讯,魏子云,《北方论丛》1994年4月
从安忱治河推断《金瓶梅》的成书与作者:兼与梅节先生商榷,卢兴基,《金瓶梅研究》1994年第5期
王世贞撰写世情小说和明刊《金瓶梅词话》的差别,叶玉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全凭人力补天工:清绘本《金瓶梅》图册鉴赏与研究引言,王树村,《装饰》1995年第2期
生动的历史社会生活画卷:清绘本《金瓶梅》图册的研究价值,孙建君,《装饰》1995年第2期
关于《金瓶梅》,萧相恺,《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第3期
关于《金瓶梅》的版本,余野,《邵阳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李渔评点《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考,沈新林,《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第4期
陆云龙和《金瓶梅》,傅憎享,《中国图书评论》1995年第4期
《清宫珍宝美图》考辨:明《金瓶梅》画册探析,余岢,《济宁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金瓶梅》的构思:《金瓶梅》与《封神演义》《三国志演义》的关系,〔日〕大塚秀高;胡德友,《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4期
“第一奇书”序者考,种衍璋,《内蒙古电大学刊》1997年第1期
关于《金瓶梅》执笔时代的推定,〔日〕荒木猛;刘静,《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金瓶梅》五十三至五十七回真伪论考(上、下),潘承玉,《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7年第2、3期
关于《金瓶梅》张评本的新发现,王汝梅,《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3期
《金瓶梅》,一部没有写完的书,薛洪,《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3期
《金瓶梅》五十三至五十七回真伪论考,潘承玉,(台)《中外文学》1998年第4期
佛、道教描写与《金瓶梅》的成书时代新探,潘承玉,(台)《中外文学》1998年第10期,又见于《金瓶梅研究》1999年第6期
《金瓶梅》成书上限新证,许志强,《枣庄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金瓶梅》的这五回:潘作《<金瓶梅>五十三至五十七回真伪考》读后,魏子云,《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2期,又见于(台)《中外文学》1999年第11期
从京都大学所藏《金瓶梅词话》残本谈起,孙立川,《海南师院学报》1999年第4期
《金瓶梅》卷帙与版本之谜,叶桂桐,《金瓶梅研究》1999年第6期
《金瓶梅》版本拾遗,吴敢,《东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金瓶梅》苗青命案两回是补改之作,薛洪勣,《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1期
《新刻金瓶梅词话》是初刻抑或三刻,许建平,《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金瓶梅》成书新证,许建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金瓶梅》与《水浒传》:文字的比勘,刘世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再论《金瓶梅》崇祯本系统各本之间的关系,黄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又收入《明代小说面面观:明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金瓶梅》版本关系新论,张杰,《人文杂志》2001年第6期
从《金瓶梅》干支推论其成书年代,李锦山、冯传海,《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中国文学史上的大骗局、大闹剧、大悲剧:《金瓶梅》版本作者研究质疑,叶桂桐,《烟台师院学报》2002年第1期
对《金瓶梅》版本的鉴定,李雪菲,《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金瓶梅》“词话”本与说散本开头艺术比较,汪芳启,《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再论《金瓶梅》,徐朔方,《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3期,又见于《金瓶梅研究》2002年第7期
《金瓶梅》三种版本系统,王汝梅,《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5期
《金瓶梅》成书再探,梅节,《金瓶梅研究》2002年第7期
上海图书馆藏崇祯本《金瓶梅》观后琐记,梅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金瓶梅》的两种成书过程,杜维沫,《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2期
《金瓶梅词话》源流谈略,赵兴勤,《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4期
《金瓶梅》五回赝作辨析,李保雄,《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金瓶梅词话》的版本与文本:《金瓶梅词话校读记》序,梅节,《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1期
《金瓶梅》的早期传播及其成书时间与作者问题,王平,《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关于《金瓶梅》的版本与作者问题:兼致台湾魏子云先生,叶桂桐,《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
略论崇祯本《金瓶梅》的评点特色,王书才,《青海师专学报》2005年第3期
略论崇祯本《金瓶梅》的评点特色及其影响,王书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康熙乙亥本”刊刻地点考,文革红,《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关于文龙的《金瓶梅》批评,程小青,《金瓶梅研究》2005年第8期
从素材来源看《金瓶梅》的成书,杨绪容,《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金瓶梅》词话本与崇祯本刊印的几个问题,黄霖,《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金瓶梅》专论,黄霖,《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金瓶梅》流通货币质态与成书年代补证,许建平,《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
《金瓶梅》版本研究商榷:兼致梅节先生,叶桂桐,《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3期
《西游记》、《金瓶梅》有关资料蠡测,苏铁戈,《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4期
《金瓶梅》绣像评改本:华夏小说美学史上的里程碑,王汝梅,《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6期
论《金瓶梅》成书的“集撰”式创作性质,张同胜、杜贵晨,《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1期
论《金瓶梅》的集撰式创作特点,张同胜,《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金瓶梅》和《续金瓶梅》,张国风,《文史知识》2008年第3期
崇祯本《金瓶梅》插图中的徽派图形艺术考,邢慧玲、邢琎,《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关于崇祯本《金瓶梅》的补笔,〔日〕荒木猛,《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论《金瓶梅》的“隐”累积:兼评“个人独创说”,范丽敏,《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3期
崇祯本《金瓶梅》的评改者为汤显祖考论,刘洪强,《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从《金瓶梅词话》与《水浒》版本的关系看其成书时间,谈蓓芳,《复旦学报》2009年第3期
关于《新刻金瓶梅词话》发现、购藏与影印,杜斌,《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从眉批形态试论崇祯本《金瓶梅》各版本之间的关系,杨彬,《金瓶梅研究》2009年第9期
《金瓶梅》成书年代小考,刘铭,《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
《金瓶梅词话》征引诗词考辨,陈益源,《第七届国际(清河)<金瓶梅>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8月
《续金瓶梅》成书年代再讨论,欧阳健,《第七届国际(清河)<金瓶梅>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8月
《金瓶梅》崇祯本系统东大本研究:台版《金瓶梅》后记,周文业,(台)《书目季刊》2011年第1期
《金瓶梅》评点第四家赞:纪念《金瓶梅词话》发现八十周年,王汝梅,《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第2期
《金瓶梅奇书》版本考评,吴敢,《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第2期
《金瓶梅》所用底本究竟是哪种《水浒传》:与黄霖先生、刘世德先生商榷,张杰,《金瓶梅研究》2011年第10期
《金瓶梅》续书《金屋梦》若干问题摭议,郭浩帆,《金瓶梅研究》2011年第10期
论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所藏的《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韩〕宋真荣,《金瓶梅研究》2011年第10期
重论《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说”,周钧韬,《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金瓶梅词话》成书于万历年间新证:兼论《金瓶梅词话》借鉴《西游记》,刘洪强,《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苹华堂刊《臯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版本考,李金泉,(台)《书目季刊》2012年第4期
《金瓶梅词话》初刻者、初刻时代与主旨考,张炳森,《河北学刊》2012年第6期
重论《金瓶梅》成书方式“过渡说”,周钧韬,《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综论《金瓶梅》版本及作者,李胤霆,(台)《东吴中文研究集刊》2012年第18期
崇祯本《金瓶梅》回前诗词来源补考,龚霞,《明清小说研究》2013年第1期
《金瓶梅》“初刊”辨伪记略:从“大安本”说起,黄霖,《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明清时期读者与《金瓶梅》传播关系探析,蔡亚平、程国赋,《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2期
《金瓶梅》评点综论,吴敢,《明清小说研究》2013年第3期
天津图书馆藏《金瓶梅》崇祯本探微,王汝梅,《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金瓶梅》杭州环境考,谭兰芳,《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3年第21辑
读天津图书馆藏《金瓶梅》崇祯本札记,王汝梅,《金瓶梅与五莲:第9届(五莲)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
《金瓶梅》“初刊”辨伪略记:从“大安本”说起,黄霖,《金瓶梅与五莲:第9届(五莲)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
新见《金瓶梅》抄引明文言小说素材考略:兼谈周礼《秉烛清谈》《湖海奇闻》的佚文,杨国玉,《金瓶梅与五莲:第9届(五莲)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
诸城丁氏与江南文士的交游及《金瓶梅》的付梓问世,张清吉,《金瓶梅与五莲:第9届(五莲)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
关于《金瓶梅》词话本的几个问题,黄霖,《文学遗产》2015年第3期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插图研究,金宰民,《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5年第26辑
《金瓶梅》“欣欣子序”系杭州书商鲁重民所作,叶桂桐,《明清小说研究》2016年第1期
论《金瓶梅词话》的原创性,宁宗一,《明清小说研究》2016年第2期
第一奇书的一个重要版本:苹华堂藏版《彭城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第一奇书》评议,王军明、吴敢,《明清小说研究》2016年第4期
论《金瓶梅词话》的“镶嵌”,黄霖,《文艺研究》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