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西游记》及其续仿作品

3.4.《西游记》及其续仿作品

《西游记》考证,胡适,《读书杂志》1922年第6期

读《西游记考证》,董作宾,《读书杂志》1922年第7期

古本《西游记》校读后记,汪原放,《亚东图书馆馆刊》1921年

《西游记》考证,胡适,《努力周报·读书杂志》1923年第6期

四游记杂识,赵景深,《文学周报》1929年第8期,又收入《小说闲话》,北新书局1937年版

《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陈寅恪,《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0年第2期

跋四游记本的西游记传,胡适,《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931年第3期

驳《跋销释真空宝卷》,俞平伯,《文学》1933年创刊号

西游记的演化,郑振铎,《文学》1933年第4期

《西游记》杂谈,赵景深,1937年

西游记的再认识(上、下),李辰冬,《学生之友》1941年第1、2期

关于西游记江流僧本事,台静农,《文史杂志》1941年第6期

“西游记”研究,袁圣时,(台)《台湾文化》1948年第1期

关于《西游记》的版本,张左,《文学书刊介绍》1954年第8期

论《西游记》的第九回问题,黄肃秋,《文学书刊介绍》1954年第8期

论“西游记”,李祜,《湖南师院学报》1957年第2期

谈《西游记平话》残文,赵景深,《文汇报》1961年7月8日

关于《西游记》的几个问题,苏兴,《文学遗产》(增刊)1962年第10期

四游记的明刻本: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之一,〔澳〕柳存仁,(港)《新亚学报》1963年第2期

西游记的版本的源流及其异同,赵聪,收入《中国四大小说之研究》,(港)友联出版社1964年版

西游记祖本考的再商榷,〔英〕杜德桥(Dudbridge,Glen),(港)《新亚学报》1964年第2期

再谈西游记的版本,赵聪,《华侨日报》1964年10月14日

韩国流传之西游记平话遗本,罗锦堂,(港)《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1969年第2期

四游记有无明刻本,〔澳〕柳存仁,收入《论今人研究中国小说之得失》,(港)孟氏出版公司1972年版

跋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澳〕柳存仁,收入《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台)凤凰出版社1974年版

百回本西游记及其早期版本(上、下),〔英〕杜德桥(Dudbridge,Glen),(台)《中外文学》1977年第9、10期

读《四游记》,赵景深,收入《中国小说丛考》,齐鲁书社1980年版

国内发现明刊李卓吾评《西游记》,蓼南,《文学遗产》1980年第2期

谈谈《西游记》的一些问题: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七日在北京图书馆的讲演(提纲),严敦易,《文献》1981年第2期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时代考辨,李时人、蔡镜浩,《徐州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写作时代蠡测,刘坚,《中国语文》1982年第5期

《西游记》祖本考的再商榷,〔英〕杜德桥(Dudbridge,Glen),《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文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重评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的地位和价值,陈新,《江海学刊》1983年第1期

略论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唐僧出世故事,李时人,《文学遗产》1983年第1期

失而复得倍觉亲:李卓吾评本《西游记》简介,邓平、式宁,《江海学刊》1983年第1期

杨志和《西游记》摭谈,苏兴,《文学遗产》1983年第2期

西游记若干情节的本源五探,曹仕邦,(台)《书目季刊》1983年第4期

有关《西游记》的几个问题(上、下),张静二,(台)《中外文学》1983年第5、6期

《西游记》的接纳与流传:以明代正德到崇祯年间为中心,〔日〕矶部彰;王孝廖,《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1983年第6期

论西游记三版本间之关系,郑明俐,《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1983年第6期

两部《西游记》比较谈,李忠昌,《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1期

西游记若干情节的本源七探,曹仕邦,(台)《书目季刊》1985年第1期

《西游记》的原本及其改作,〔日〕小川环树;胡天民,《明清小说研究》1985年第1期

《西游记》的原本及其改作,〔日〕小川环树;赵博源,《中国古典文学丛考》1985年第1期

《西游记》校者“华阳洞天主人”新考,陈澉,《明清小说研究》1985年第2期

明刊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李时人,《明清小说论丛》1985年第3期

后西游记略论,林保淳,(台)《中外文学》1985年第5期

全真教和小说《西游记》(一至五),〔澳〕柳存仁,(港)《明报月刊》1985年第5至9期

略谈《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程弘,《光明日报》1985年6月4日

谈《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的板刻,苏兴,《文献》1986年第1期

“四游记”版本考,李时人,《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鼎镌全相唐三藏西游释厄传》自身所揭示的几个问题,姚政,《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第3期

再论《西游记》的版本源流,陈新,《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第3期

百回本《西游记》的前驱:评朱鼎臣《西游释厄传》,陈君谋,《上海师大学报》1986年第4期

由重出诗探讨西游记与封神演义的关系,〔美〕康士林(Nicholas-Koss);吕健忠,(台)《中外文学》1986年第11期

《西游记》祖本问题新论,方胜,《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第1期

《西游记》与元明清宝卷,刘荫柏,《文献》1987年第4期

西游记简本阳、朱二本之先后及简繁本之先后,〔澳〕柳存仁,(台)《汉学研究》1988年第1期

善取善创,别开生面:《西游记》续书略论,陈惠琴,《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3期

熊云滨与世德堂本《西游记》,方彦寿,《文献》1988年第4期

《西游记》版本源流探幽,陈澉,《北方论丛》1988年第6期

《西游记》祖本新探,邢治平等,《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西游记》的源流、版本、史诗与寓言(上、下),〔美〕余国藩(Yu,Anthony C.)、李奭学,(台)《中外文学》1988年第6、7期

《西游记》祖本新探,古月,《甘肃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取经诗话》的成书及故事系统:孙悟空形象探源,蔡铁鹰,《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第3期

关于《西游记》的祖本和主旨问题,金有景,《南都学坛》1989年第4期

关于《西游记》祖本问题的思考,熊秉尧,《内江师专学报》1990年第1期

现存世德堂本《西游记》是否即熊云滨重刻本的探讨,苏兴,《文献》1990年第1期

略论《西游记》续书三种:《续西游记》《西游补》《后西游记》考略,石麟,《明清小说研究》1990年第2期

评《关于<西游记>的祖本和主旨问题》,吴圣昔,《南都学坛》1991年第1期

回目对读的发现和启示:《西游记》版本研究之一,吴圣昔,《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2期

《西游记》阳本是吴本“雏形”吗,吴圣昔,《盐城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西游证道书》“原序”是虞集所撰吗:虞集《西游记序》真伪探考,吴圣昔,《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3期

论《西游记》的成书,徐朔方,《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2期

《西游记》第七回研究,苏兴,《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2期

“大略堂《释厄传》古本”之谜试解,吴圣昔,《明清小说研究》1992年第3、4期合刊

世德堂本《西游记》的夹批及其版本意义,吴圣昔,《淮阴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

《西游记》研究,江津,收入《社会科学争鸣大系(1949—1989):文学·艺术·语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从须菩提看《西游记》的创作思路,陈洪,《文学遗产》1993年第1期

论《西游记》的原本和原作者,〔美〕余国藩(Yu,Anthony C.);赵鑫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董说《西游补》考述,徐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4期

西游记考证(三题),马旷源,《楚雄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

《西游记》四题,竺洪波,《宁波师院学报》1993年第4期

《西游记》祖本新探,王辉斌,《宁夏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关于《西游记》研究的几个问题,杨俊,《社科信息》1993年第6期

《西游记》成书于蕲春,童德彦,《新华文摘》1993年第8期

《西游记》质疑,张静二,(台)《中外文学》1993年第12期

记味潜斋石印本《新说西游记图像》:附记《古本小说集成》本《新说西游记》,苏兴、苏铁戈、苏壮歌,《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

两部神魔小说成书先后考:《西游记》成书过程新探之二,刘振农,《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李评本二探,吴圣昔,《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第2期

《西游证道书》杂考二题,吴圣昔,《文教资料》1995年第2期

《证道书》白文是《西游记》祖本吗:与王辉斌《<西游记>祖本新探》商榷,吴圣昔,《宁夏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关于《二郎搜山图》,黄永年,《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1995年第3期

“华阳洞天主人”与《西游记》,杨俊,《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第3期

世本陈《序》的信息价值和疑歧透视:《西游记》版本研究之一,吴圣昔,《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第3期

《西游记》世本三题,吴圣昔,《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第5期

黄周星与《西游证道书》的新资料,(美)魏爱莲(Widmer,Ellen),收入《'93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开明出版社1996年版

《朴通事谚解》与《西游记》平话,李伟实,《文史知识》1996年第2期

《西游记》札丛(一、二),吴圣昔,《文教资料》1996年第3、5期

从“乌鸡国”的增插看《西游记》早期刊本的演变,侯会,《文学遗产》1996年第4期

宗教光环下的尘俗治平求索:论世本《西游记》的文化价值,张锦池,《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关于《西游记》祖本的再探讨:吴圣昔评文驳论,王辉斌,《宁夏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论《西游记》续书,郭明志,《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1期

说朱本是晚于世本和杨本的三缀本:《西游记》版本源流考论之二,张锦池,《北方论丛》1997年第1期

《西游记》的宗教文字版本问题,陈洪,《运城高专学报》1997年第1期

《西游释厄传》综考辨证录:兼谈王辉斌的“西游释厄传”论,吴圣昔,《宁夏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西游记》“世补本”补说,侯会,《文学遗产》1997年第2期

《西游记》版本探索,程毅中、程有庆,《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

关于《西游记平话》的几点考辨,李正民、宋俊玲,《晋阳学刊》1997年第3期

《西游记》西海龙王大名之失(外一题),吴圣昔,《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4期

论《西游记》的前世本,吴圣昔,《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西游记》小话,吴圣昔,《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2期

评李安纲《西游记》论的版本基础,吴圣昔,《山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西游记》乌鸡国故事“增插”说辨证,吴圣昔,《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2期

关于吴承恩《西游记》祖本问题:兼与吴圣昔先生商榷,陈新,《文教资料》1999年第4期

谈《西游记》故事的演变,陈辽,《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4期

《西游记》版本浅说,吴圣昔,《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4期

原本不迷,解而益迷:与李安纲商榷,郑文,《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8月

知其一不知其二则迷:与郑文先生商榷,潘慎,《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8月

论《西游记》鲁本和周本信息的异同性,吴圣昔,《上海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西游记》鲁府本揭秘:兼谈登州府本之真相,吴圣昔,《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2期

《西游记》源流版本问题之我见:致陈新先生,吴圣昔,《文教资料》2000年第2期

《西游记》元批评发微,龚际平,《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2期

《西游记》成书过程探讨:从福建顺昌宝山的“双圣神位”谈起,齐裕焜,《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时代与方言基础,袁宾,《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

也谈《西游记》的版本次第:评沈承庆先生《话说吴承恩》中的版本论述,李安纲,《山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西游记》版本研究的共同坐标:试以“词话本→前世本→世本”三者关系为基点,吴圣昔、吴惟,《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西游记》佚本知多少,吴圣昔,《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2期

论《西游记》与全真教之缘,陈洪、陈宏,《文学遗产》2003年第6期

从《至元辨伪录》到《西游记》,胡小伟,《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心经》与“心猿”,程毅中,《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西游记》朱、杨二本关系论,曹炳建、张彩丽,《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1期

《二郎宝卷》与小说《西游记》关系考,陈宏,《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二郎搜山图歌》与《西游记》,钟扬,《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

《西游证道书》成书年代考,王裕明,《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4期

杨闽斋《新镌全像西游记传》版本研考(上、下),吴圣燮,《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4期、2005年第4期

辨别《西游记》版本源流的语言依据,暴拯群,《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西游补》所附“杂记”考辨,高玉海,《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民国石印本《西游真诠》的变异:《西游记》版本中的一个案例分析,胡淳艳,《水浒争鸣》2005年第8期

董斯张《西游补》原本十五回考,傅承洲,《文献》2006年第1期

两套西游故事的扭结:对《西游记》成书过程的一个侧面考察,苗怀明,《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1期

尘故庵藏《西游记》版本述略,宁稼雨,《淮海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关于《西游记》世德堂百回本的创新意义,胡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朴通事谚解》与《西游记》形成史问题,石昌渝,《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清刻《西游真诠》版本研考:《西游记》版本史之一,吴圣燮,《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4期

探寻迷失的古道荒径:金元新道教与《西游记》成书之关系,王增斌,《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4期

《西游记》、《金瓶梅》有关资料蠡测,苏铁戈,《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4期

虞集《<西游记>序》考证,石钟扬,《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4期

论《西游记》传播源流的南北系统:兼答蔡铁鹰先生,徐晓望,《东南学术》2007年第5期

明朝后期《西游记》的集大成及其传播,〔日〕矶部彰;黄毅,《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07年第8期

以明清民间宗教宝卷考察《西游记》的版本演变,万晴川,《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07年第8期

从“己巳”纪年错误看《西游记》唐传的删落与版本流变,曹炳建,《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2期

闽斋堂本《西游记》渊源初探,胡胜,《文学遗产》2008年第2期

神性、物性与人性的结合:《西游记》小说版画的发展,胡淳艳,《艺苑》2008年第3期

女儿国的变迁:《西游记》成书一个“切面”的个案考察,胡胜,《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4期

《西游记》在明代的文本传播,李蕊芹,《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5期

《唐僧取经图册》探考,曹炳建、黄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西游记》在清代的文本传播,许勇强,《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10期

明清时期《西游记》世德堂本及简本的传播,苏静,《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11月

从回目的比勘试探《西游记》版本问题,李小龙,《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1期

金陵插图与《西游记》传播:兼谈金陵、徽州、建阳插图异同,乔光辉、郭威,《淮海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西游记》世德堂本研究二题,曹炳建,《东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从明清金陵、苏州版画的演变观其风格的同异,周亮,《江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西游记》李评本成书考,黄玲贵,(台)《有凤初鸣年刊》2009年第4期

论《西游记》故事的图像传播,孔庆茂,《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论《西游记》校改者唐鹤征:读陈元之序(一),胡令毅,《昆明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西游记》的传播与经典化的形成,陈宏,《文学与文化》2010年第3期

世德堂刊本《西游记》传本考述,〔日〕上原究一,《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

坊刻的传播方略:以《西游记》为中心,朱燕、徐宝丰,《河北学刊》2010年第5期

《西游记》的成书与俗讲、说话,张同胜,《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2010年第7期

《西游记》现存版本系统叙录,曹炳建,《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西游记》佚本探考,曹炳建,《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第2期

多源与多义:从成书过程看世本《西游记》文本的多义性,冯大建,《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第4期

《西游证道大奇书》及其相关问题,赵红娟,《文献》2011年第4期

《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插图对版本考订的价值,杨森,《艺术探索》2011年第5期

世德堂本《西游记》与《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的互文研究,杨森,《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丹青妙手镌图像幽艳恢奇演“西游”:论“杨评本”在“西游”故事演进中的地位,杨森,《明清小说研究》2012年第1期

明清时期《西游记》评点本的传播,苏静,《长江学术》2012年第3期

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插图之于文本接受,乔光辉,《中国美术研究》2012年第4期

沉情于文本之内,化境于图像之外:《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插图文人画特点,杨森,《艺术探索》2012年第5期

抽象与世俗:建本《西游记》插图的文本接受,乔光辉,《东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明代古本《西游记》与《目连戏》“图-文”互文性研究,杨森,《文学与图像》2013年第2期

世德堂本《西游记》与《西洋记》“语-图”互文研究,陈晓,《明清小说研究》2013年第3期

世德堂本《西游记》插图艺术特点,陈晓、杨森,《文艺评论》2013年第10期

“图-文”互文视野下的《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插图“顷间”研究,杨森,《明清小说研究》2014年第1期

浅析《西游记》明代插图本对孙悟空性格的阐释:以孙悟空的“跪拜”为例,张鹏、张祝平,《现代语文》2014年第1期

新见巴黎藏明刊《新刻全像批评西游记》考,潘建国,《文学遗产》2014年第1期

《西游记》古今刊本中唐僧家世的比勘,李洪甫,(台)《书目季刊》2014年第3期

《西游记》“前世本”臆探,许振东,《河北学刊》2014年第3期

《西游记》世德堂与李评本插图阐释的不同,张鹏、张祝平,《衡水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董说《西游补》的版本、序跋考辩,韩洪举,《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李贽批评本”《西游记》的几个问题,王辉斌,《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

《西游真诠》翠筠山房本与书业堂本图赞比较研究,李慧、张祝平,《现代语文》2014年第11期

《西游原旨》成书考,张莹、郭健,《图书馆杂志》2015年第3期

重新整理《西游记》补录唐僧家世的三个问题,沈海玲、李洪甫,《淮海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12期

甘肃地区“唐僧取经图”与《西游记》,霍志军,《明清小说研究》2016年第2期

《朴通事谚解》及其所引《西游记》新探,潘建国,(港)《岭南学报》(复刊)201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