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焊接电弧的结构
直流电弧是焊接电弧最基本的形式,下面以直流电弧(以下简称焊接电弧)为例,分析焊接电弧的结构及电压压降分布。
1.焊接电弧的结构
如图2-5所示,在两电极间产生电弧放电时,电弧长度方向的电场强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在阴极和阳极附近很小的区域里电压变化比较大,电弧中间部分的电压变化小,而且比较均匀。由此可以把整个电弧分成三个区域:靠近阴极附近的区域称为阴极区,其电压降用UK表示;靠近阳极附近的区域称为阳极区,其电压降用UA表示;电弧中间的区域称为弧柱区,其电压降用UC表示。总的电弧电压Uf是这三部分压降之和,即
Uf=UA+UC+UK (2-1)
阴极区和阳极区在长度方向的尺寸均很小,分别为10-4cm和10-6cm左右,其余为弧柱区。由于弧柱区的长度占电弧长度的绝大部分,因此可以近似认为两极间的距离即为弧柱区的长度,也称为电弧的弧长。
由于阳极压降UA基本不变,可以认为是一常数;而阴极压降UK在一定条件下(焊接电流、电极材料和气体介质等一定的条件下)基本上也是固定的数值,即UA、UK与弧长无关。而弧柱压降UC在一定的气体介质下与弧柱长度成正比:
图2-5 电弧结构及压降分布
式中 UC——弧柱压降(V);
If——焊接电流(A);
RC——弧柱电阻(Ω);
lC——弧柱长度(mm);
SC——弧柱截面积(mm2);
γC——弧柱的电导率(S·mm/mm2);
JC——弧柱的电流密度(A/mm2)。
可见,总的电弧电压Uf与弧柱长度成正比。
电弧的温度较高,可达5000~50000K,其温度的高低主要与焊接电流的大小、电弧及其周围气体介质的种类以及电弧的形态等有关。
2.最小电压原理
焊接电弧是两个电极之间的气体放电现象,电弧的导电截面是变化的。最小电压原理是指,一个轴线对称的电弧,在给定电流和电弧边界条件下,稳定燃烧的电弧将自动选择一适当的截面,以保证弧柱中具有最低的电场强度,即固定弧长上的电压为最小。也就是说,焊接电弧具有保持最小能量消耗的特性,当电流一定时,电弧将自动选择一截面来保持最小的电弧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