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5 自我实现的人生

Chapter 15

自我实现的人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

◎旅程

制订目标与旅行非常相似,选择去哪里和为什么去是抵达远方的重要构成部分,养育孩子亦是如此。我们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知道我们成功地养育了孩子?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目标绝不仅仅是看到孩子长大成人。通常来说,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责任感、有思想、有爱心、有道德良知,并且有自信为自己的信念而奋斗。

◎主宰自己的人生

“只有你才是自己思想、感受和行为的主宰。”这句话的光芒足以照亮人生的漫漫长路,你可以选择如何思考、感受和行动,你能决定如何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当你领悟到自己对于痛苦和快乐的程度拥有选择时,就进入到理性选择的境界。这是一个人的自我突破!孩子要经历许久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这也是父母能够赠予孩子最重要的人生礼物之一。

有觉察地生活,意味着理性选择自己希望过的生活,而非只是被动接受。但讽刺的是,绝大部分人会花时间计划一次假期,却不会去规划自己的人生!人们总是把自己人生的主宰权拱手交给他人,然后又抱怨对方没能按自己希望的那样对待自己。他们忘记了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力量原本就蕴藏在自己的内心。他们将人生交予他人之手,轻而易举地放弃了自己的力量。另外,也有许多人争相去控制别人的生活,因为这让他们感到自己很重要。

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选择的故事看到二者的有趣对比。

疯狂的斯坦一时冲动,决定将自己的工资换成一美元纸币送人。当他从银行出来时,手里拎了一大袋钞票。他开车来到城里最穷的区,打开所有车窗,把钱从车窗抛了出去。他从后视镜看到,人们惊讶地看到空中飞舞的钞票,然后兴奋地跑上前争抢。斯坦继续将钱从车窗扔出去,直到最后一张不剩。

他回到家里,突然意识到已经没有足够的钱支付房租、当月的伙食费、电费和给这个月过生日的母亲买礼物。他散掉了自己生活所需的所有钱财。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斯坦的做法匪夷所思,但是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如斯坦一样在浪费和挥霍自己的人生。

◎人生选择

生活慷慨地赐予我们许多人生选择的机会。所谓人生选择,是指那些能够彻底影响我们生活的抉择,这些决定一旦做出,绝无回头之路。这些选择将成为我们的命运,并将决定我们未来的生活质量。

人生选择是指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何种职业、和谁步入婚姻殿堂、是否要孩子、要多少个孩子、什么时候要等等。另外一些重要选择将决定你在哪里生活、富裕还是贫穷或者仅够维持生活。你还可以选择是否过健康的生活,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寿命和生命质量。你现在的生活,正是多年前人生选择的结果。

◎无法逃避的选择

人生选择的另一个奇怪的特点是无人可以逃避选择。我们都在生活这部书上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无论是理性为之,还是错误地交由他人之手。

坎迪丝告诉我:“我的父母非常希望我嫁给这个人,但我不太确定应不应该。可是我也没有很好的理由拒绝,所以,我觉得还是和那个人结婚吧。”另一个例子是一个男人在酒吧遇到一位姑娘,在荷尔蒙刺激下将是否采取避孕措施的决定权交给了对方。他错误选择的结果是,自己不仅成为了一位父亲,而且因此染上性病。青春期孩子那些辍学、吸毒和行事疯狂的“朋友”会不断唆使别人像他们一样。如果那些原本害怕加入帮派的男孩没有做任何抵抗,漂亮的女孩也没有对花言巧语说“不”,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将改变自己命运的选择权拱手相让。

◎我们选择的结果

无论我们对以前的人生选择多么懊悔,在道德和伦理上都得承担当前的义务。原本不想要孩子的父母现在必须承担养育责任,历史无法改变,现实不容逃避。婚后不再爱恋的夫妻可以离婚,但无法改变既有的婚姻事实。铁窗内度日如年的罪犯千万次悔恨曾经的所作所为,但是当下不得不咽下违法的苦果。

“选择的能力并不能让我们超脱于选择的后果。”

每个人都要为选择负责,即使是错误的选择。是我们开启的,必将由我们结束。对大多数人来说,承担错误选择的后果,会让人在再次选择时更加明智。

◎帮助孩子做出明智选择

回看过去,我们自己在做出人生选择是多么的艰难。现在,就请考虑一下,我们可以如何帮助孩子做出明智选择。每个孩子最终都会决定是否保持处子之身、是否结婚、是否生育孩子。

孩子会做出无数影响未来人生的决定。既然孩子必将做出选择,而且好的原则和信息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我们父母难道不应该给他们提供指引吗?

我们首先可以教会孩子,选择的权利永远都在自己的心中,从来都不在其他任何人手中。这可能会让你产生另一个困惑,父母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告诉孩子应该过什么样的人生呢?如果你希望孩子拥有自我实现的人生,就帮助他们有能力做出负责任的决定。你越是能运用R=TLC蕴含的概念和技巧指导孩子,他们就越有可能做到自主和自我实现。

◎基于爱的新馈赠

运用双向养育,父母能以爱为基础给予孩子新的馈赠。你可以教会孩子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增进他人的福祉,你能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负责,你可以教导他们以同情心和同理心待人,透过表面行为,解决深层次的想法、感受和需求问题。因此,没有人可以侵犯他人权利,即使发生了不幸的事情,即使有人受到伤害,你也知道如何补救。面对孩子,我们应当态度坦诚、交流时充满关爱、得出解决方案前做到充分讨论,敏感话题应该提前谨慎沟通。当所有人都出于信任不再评判他人,家庭中大多数的权力斗争将自然消失。

◎突破自我

一个奇怪的事实是,所有的自我实现都需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达成。人类生来就不是隐士,人是社会动物,正是由亿万人一起共同造就了精妙复杂的人类文明。我们彼此需要。每个人能为他人做出贡献,这并非因为人们之间的能力高下,而是因为每个人都具备自己独特的天赋。所有的雪花都同样由水结晶而成,但每片雪花的形状都独一无二。我们都是同样的血肉之躯,但我们的天赋则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许多人接受别人的思想并加以发展,然后又被其他人采纳并继续演进。我们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观察世界,现在轮到我们为后人铸就更高的人生舞台。达此目的的最佳途径,就是将我们的孩子培养成自主和自我实现的人。

孩子要学习的事物如此繁杂,他们需要经过多年努力才能真正走向自主。在人类的所有工作中,将下一代培养为自给自足的人最具挑战。许多人欣然接受这个艰巨的任务。人们普遍认为养育孩子并非难事。因此,许多父母羞于承认自己对如何养育知之甚少。学习养育课程,掌握最好的养育方法可以极大增进亲子关系。这将提高父母的“工作”满意度!

达到人生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帮助他人自我实现。在人生旅程中与别人合作,我们不仅可以收获帮助,还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享权力、共同决策,而不是独断专横,生活会更加精彩。事实上,许多人的人生正在因此发生改变。当我们学会对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负责,受害感就会悄然离去。当我们明白,自己人生的主宰不在他处而在自己的心中,就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收获更幸福的生活。

拉夫卡迪奥·赫恩[1]总结了孩子是如何改变父母:“人只有在成为父母后,才能理解人生、世界以及任何事情意味着什么。从此,他们眼中的一切都不再是从前的模样。”

***

孩子是生活赐予我们的瑰丽珠宝,我们可以选择将之打磨出夺目光华,亦可任其黯然失色。欣赏并发挥孩子的天赋,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挖掘出自己最大的人生潜力。

我们需要突破,突破可以从自己和家庭开始。通过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成就,我们可以去影响更多的人、家庭和社区,最终帮助人们走向更美好的人生。而所有这一切的起点,都在于提升今天的孩子们的人生质量。未来皆始于此。

[1]拉夫卡迪奥·赫恩(1850-1904 年):著名的作家兼学者。日文名小泉八云,生于希腊,长于英法,后定居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