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心钻研技术 推动国内有机硅事业发展
丁冰

“90后”的丁冰现在是资产规模近3.6亿元的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第六届“江西省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评选活动中“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称号年龄最小的获得者。
对于此次获奖,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获奖既是对我个人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公司以往工作的肯定。公司成立至今已有近13年的历史,在这13年里,我们坚持技术优先,不断开拓创新,多个技术研发项目获得多项奖励。未来我们也将沉下心来,钻研技术,将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为江西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推动国内有机硅事业发展。”
据了解,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三氯氢硅、有机硅烷系列产品,是一家融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有机硅烷偶联剂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当前国内最大的有机硅烷偶联剂系列产品的制造商之一。作为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理事单位,公司非常注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了占地3500平方米的硅烷偶联剂研发中心,聚集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有机硅烷偶联剂新产品,公司成功开发了多种新型硅烷偶联剂,解决了多项生产技术难题,开拓了多个硅烷偶联剂的应用新领域。新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公司经济效益得到不断增长,江西晨光已成为当前国内数一数二的有机硅烷偶联剂系列产品的制造商。
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科技及创新改变生活”为使命,以“遵循道德和价值的标准,成为一家受尊重的世界级硅烷偶联剂工业企业”为愿景,努力为社会提供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
丁冰2014年3月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回国后,丁冰并未“高高在上”,而是从科研项目经理起步,从科研一线开始学习,积累经验。三年后,丁冰已成长为江西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总厂厂长。
丁冰长期投身硅烷偶联剂技术研发工作,为了突破国外行业技术壁垒组建科研项目组,他先后承担了“江西省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计划项目”“江西省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和“九江市工业支撑项目”的技术研发工作,其中12项成果申报专利并有8项获得授权。
2014年,丁冰担任项目经理时主导“一种氯丙基三氯硅烷催化剂的研发”项目,并成功研发了高效、可重复利用的新型铂系催化剂,使同等用量新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提高了30%,有力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他主要研发的“一种用于合成KH-550的液氨进样装置”项目具有既可以提高原有生产效率和产品KH-550含量,又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的特点,且安全、环保,解决了现有生产工艺的重要难题。该技术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了授权。目前该产品已经规模化生产,并实现年增效150万余元。

2015年,丁冰主导了“气液混合酯化法制备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醇解新工艺开发研究与应用”项目研究与开发工作。该项目利用改变物料物质形态、增加接触面积等手段并采用高塔流体技术,使得物料的反应时间大大缩减,提高了产量,解决了传统反应工艺中存在的反应不完全、效率低、副产物多等缺点,实现了连续化生产;同时采用二级冷凝及真空降膜吸收系统,对排出的氯化氢气体进行吸收,生成盐酸,通过脱析后经过管道输送到本公司三氯氢硅车间作为原料使用,实现了循环生产,既节约了成本,又保护了环境。此项工艺已经申报了发明专利。该工艺为公司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排放,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提升了产品品质,促进了下游行业发展。
2016年,丁冰在担任总经理期间持续参与科技项目研发,承担了“氯丙基三氯硅烷连续精馏装置”、“硅氢加成法制备封端型含硫硅烷偶联剂新工艺”和“四乙氧基硅烷合成尾气增压回收装置”等研发项目,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增添新动力。
丁冰在公司和高校合作基础上,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先后和东南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签订了全面合作、共建企业技术中心、教学实验基地及技术合作开发等一系列合作协议。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企业出资、学院出智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了公司创新发展能力。
谈到未来几年的计划,丁冰表示:“公司将一如既往地把工作做好,继续钻研技术,计划开展年产6万吨有机硅烷偶联剂项目。项目的建成将打破国外技术对国内生产厂商的壁垒,推动国内有机硅事业的发展,公司也一直在向成为一家受尊重的世界级硅烷偶联剂工业企业而努力。此外,项目按照工作岗位需要人员460名,将为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