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形态特征

第一章 园林植物形态特征

园林植物是指适用于园林绿化的人工栽培的观赏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观形、观茎或观果植物,以及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室内花卉装饰用的植物也属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特性,而这些特性又能随季节及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丰富和发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常通过各类植物的合理搭配,创造出景致各异的景观,愉悦人们的身心。此外园林植物还具有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有些园林植物能分泌杀菌素,有些植物中一些芳香性挥发物质还可以起到使人们精神愉悦的效果。园林植物还可以吸收有毒气体,城市中的空气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某些植物的叶片可以吸收解毒,从而减少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园林植物的枝叶可以阻滞空气中的尘埃,相当于一个滤尘器,使空气清洁。园林植物还具有减弱光照和降低噪声的作用。科学证明和人们的切身感受可以体会到,园林植物不仅能使人从视觉上、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更能带给人们健康、安静的生活环境。

园林植物在其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由多种类型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定生理功能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与植物营养的吸收、合成、运输及储存有关,称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产生后代有关,称为生殖器官。每种植物的六大器官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形态特征,是园林植物识别的重点。本章将按照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顺序,分别介绍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