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植的基本形式 

三、丛植的基本形式 

(一)两株配合

两株配合构图上应符合多样统一的原理。树木的大小,姿态、动势可以不同,但树种要相同,或同为乔木、灌木、常绿树、落叶树;动势呼应;距离不大于两树冠直径的1/2(图3—13、图3—14)。

img

图3-13 两株一丛配置模式图

img

图3-14 两株一丛配置

(二)三株配合

(1)三株配合最好选用同一树种,但大小、姿态可以不同,栽植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一般要求平面为不等边三角形;一大一小近,中者稍远较为自然(图3—15、图3—16)。

img

图3-15 马尾松三株一丛配置

(2)三株配合如果选用两个树种,最好同为乔木、灌木、常绿树、落叶树,其中大、中者为一种树,中者距离稍远,小者为另一种树,与大者靠近(图3—17)。

img

图3-16 相同树种三株一丛配置模式图

img

图3-17 不同树种三株一丛配置模式图

(三)四株配合

(1)树种相同 最大一株要在集体一组中,第二或第三位的一株组成一组;最大或最小的均不可单独成组(图3—18、图3—19)。

img

图3-18 相同树种四株配置模式图

img

图3-19 草地中四株三角枫配置

(2)树种不同 三株为一树种,一株为另一树种,单独一株不能最大,也不能最小,且不能单独成一小组,而要和另一树种的两株组成一个三株混植的一组,在这一组中这一株应和另外一株靠近,在两小组中居于中间,不宜靠边(图3—20、图3—21)。

img

图3-20 不同树种四株树木配置模式图

img

图3-21 绿地中四株红檵木球配置

(四)五株配合

(1)3∶2组合(5株相同树种)三株一小组,二株一小组。最大一株要在三株一组中,另一小组与之对应。三株一组与三株的树丛相同,两株一组与两株的树丛相同,但这两小组必须各有动势,两组动势必须取得呼应与和谐(图3—22、图3—23)。

img

图3-22 3∶2树木配置模式图

img

图3-23 五株蒲葵配置

(2)4∶1组合 单株树为一组,其树体量不宜最大,也不宜最小,最好取2号或3号树种,但两小组距离不宜过远,动势上要有联系(图3—24、图3—25)。

img

图3-24 4∶1树木配置模式图

img

图3-25 5株三角枫按4∶1模式配置

(五)六株以上的配合

六株以上植物的配合通常由两株、三株、四株、五株几个基本配合形式相互组合而成。不同功能的树丛,树种配置要求不同。庇荫树丛,最好采用同一树种,用草地覆盖地面,并设天然山石作为坐石或安置石桌、石凳。观赏树丛可用两种以上乔、灌木组成。树丛在园林中,可作草坪主景或边缘点缀,或作道路交叉口、转弯处的对景或屏障;也可于园林入口、建筑两侧自然对植,或用于院落、廊架角隅起缓和与伪装作用(图3—26、图3—27)。

img

图3-26 垂柳六株一丛配置

img

图3-27 合欢七株一丛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