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芽的类型

三、芽的类型

芽是未发育的枝、花或花序的雏体。根据芽生长的位置、芽鳞的有无、将来形成器官的性质和生理活动等特点可将芽分为如下类型(图1—9)。

(1)按芽在枝上的位置,可分为定芽和不定芽  在茎上有固定生长位置的芽叫定芽。顶芽和腋芽都属于定芽。有些植物在茎、根和叶上产生没有固定生长位置的芽,称为不定芽。如秋海棠和大岩桐的叶生芽;刺槐和泡桐的根出芽等。

大多数植物每一个叶腋只有一个腋芽,但有些植物每个叶腋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芽,其中一个称腋芽,其余叫做副芽。副芽可分为并生副芽和叠生副芽,腋芽两侧的芽叫并生副芽,如桃、梅等的腋芽;垂直于腋芽之上的芽称叠生副芽,如枫杨、胡桃等的芽。还有些植物同时长有叠生副芽和并生副芽,如金丝桃皂荚的芽。此外,有些植物的芽生在叶柄基部,被叶柄覆盖,待叶脱落之后,才显露出来,这种芽叫柄下芽,如悬铃木的芽。

img

图1-9 芽的类型

(2)按芽形成的器官,可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能发育成枝条的芽称为叶芽;能发育成花和花序的芽称为花芽;

如果一个芽开放后既生枝叶又有花或花序生成,称混合芽。如丁香、苹果和海棠都具混合芽。花芽和混合芽通常比叶芽肥大。

(3)按芽鳞的有无,可分为鳞芽和裸芽  有芽鳞包被的芽笔名为鳞芽。芽鳞是叶的变态,常具有茸毛或蜡质,起保护作用。大多数在温带生长的木本植物有鳞芽。无芽鳞包被的芽称为裸芽。草本植物和生长在热带的木本植物多为裸芽。

(4)按牙的萌发状态可分为活动芽和休眠芽  当年形成当年萌发长成枝、叶、花和花序的芽,称为活动芽。芽形成后不萌动而处于休眠状态,称为休眠芽或潜伏芽。休眠芽经一年或多年潜伏后才萌发,也可能始终处于休眠状态或逐渐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