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胚乳种子
在种子成熟后具有胚乳,胚乳占具了种子的大部分,胚相对较小。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和部分双子叶植物及裸子植物的种子都是有胚乳种子,如蓖麻、茄子、辣椒、小麦、玉米、水稻、松等。下面分别以蓖麻和小麦为例,介绍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的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蓖麻种子椭圆形,稍侧扁,具两层种皮,外种皮坚硬光滑,具斑纹,有黑色或红色两种颜色;在种子一端的海绵状突起称为种阜,是由外种皮延伸而形成,具有吸收和储蓄水分的作用,有利于种子萌发;种孔位于种阜下方,被种阜覆盖着;种脐不甚明显。在种子的腹面中央有一长条状突起,称为种脊,其长度与种子几乎相等,它是倒生或横生胚珠的珠柄与珠被愈合处,在种子成熟后留在种皮上的痕迹。外种皮以内是一团白色结构,覆盖于其外层的是白色膜质半透明的内种皮,内方是含有大量油脂、占很大体积的白色胚乳。胚藏于胚乳中,只占种子中一小部分体积;在两片大而薄的子叶上可见有明显脉纹,两片子叶基部与短的胚珠相连,胚珠上方是胚芽,下方是锥形的胚根。
(二)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以小麦和水稻为例来说明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颖果)的结构。
(1)种皮:一粒小麦或一粒稻谷俗称为种子,但一粒小麦或剥去谷壳的糙米,除种皮外,外面尚有果皮与之合生,小麦、水稻的果皮较厚,而种皮较薄,二者一般不易分离,故糙米或麦粒实际上是果实,在植物学上这种果实称为颖果。
(2)胚乳:从水稻和小麦颖果的纵切面来看,胚和胚乳的界线很明显。果皮和种皮以内绝大部分是胚乳,而胚甚小,仅位于其一侧的基部。水稻和小麦的胚乳可分为两部分,紧贴种皮的为糊粉层,其余大部分是含淀粉的胚乳细胞。糊粉层细胞的层数,因部位不同而异。
(3)胚:小麦和水稻颖果的胚处于籽粒基部一侧,同样包括了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胚芽位于胚轴上方,由生长点和包被在生长点之外的数片幼叶组成;包围在胚芽外方的鞘称为胚芽鞘;胚根位于胚轴下端,由生长点和根冠组成,外方包被的鞘为胚根鞘;胚根较短,上接胚芽,下连胚根,侧面与子叶相连;子叶一片,着生于胚轴一侧,形如盾状,称为盾片。沿着盾片背面,中间有一条大维管束,其两侧各有数条小维管束。盾片与胚乳交界处有一层排列整齐的细胞,称为上皮细胞(或称柱形细胞)。当种子萌发时,上皮细胞分泌酶到胚乳中,把胚乳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并转移到胚的生长部位以供利用。胚轴在与盾片相对的一侧有一薄片状小突起,称为外胚叶(外子叶),过去有人认为是另一片子叶退化的结果,现在则趋向于认为是器官的一部分裂片,属于胚根鞘的延伸部分。禾本科的其他植物如玉米的种子也有类似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