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研究目标

1.3 研究目标

在荒漠草原地区,干旱胁迫往往会造成群落植被的水力失衡,尤其在人工灌木建植恢复区,水力失衡问题更为突出(赵亚楠等,2018),使部分地区土壤水分亏缺出现干层,从而形成灌丛化。但在自然恢复草地,这些问题相对减缓(宋乃平等,2014;赵亚楠等,2018),说明草地原生植物群落更有利于土壤水分的涵养和良性循环。尤其在地下水埋深地区,植物无法利用地下水,那么,由降水补给的土壤水分已成为稀缺资源,植物必须提高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来适应环境水分变化从而生存下去。这种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采取与自身相协调的水分利用策略,继而进化形成各具特点的干旱适应机制。本书以荒漠草原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水分利用来源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其耐旱和抗旱特征,以期获得以下研究目标:

探明荒漠草原不同优势植物在水分生态位上的差异和获取水分方式;揭示不同优势植物在不同生长期的水分利用策略与干旱适应机制;更深入地理解这些自然恢复区地带性植被的适应性生存模式如何促进群落恢复演替和草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为荒漠草原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具有高效用水与抗旱特性的种质资源筛选、牧草育种及栽培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