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小结

在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短暂繁荣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战争阴影的双重夹击下,伴随着观看方式的变化,绘画艺术中的宏大叙事日渐衰落,传统的模仿与再现失去了市场。以玛格利特为代表的艺术家开始思考物的呈现方式以及人与物在这个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塞尚、贾科梅蒂等人将绘画中的人进行物化,而杜尚用《泉》这样的现成品艺术将物推向了艺术的前台,并开始挑战艺术传统中神或人的主体地位,模糊了日常物与艺术的界限,物开始在艺术中崛起。但这种趋势被1937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及其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中断。


[1]米歇尔·福柯:《马奈的绘画》,谢强、马月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页。

[2]Georges Bataille,Manet,Geneve:Skira,1955,p.63.

[3]西蒙·莫尔帕斯:《导读利奥塔》,孔锐才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页。

[4]米歇尔·福柯:《这不是一只烟斗》,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7页。

[5]米歇尔·福柯:《这不是一只烟斗》,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84页。

[6]让·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66页。

[7]史蒂夫·Z.莱文:《拉康眼中的艺术》,郑立秋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37页。

[8]让·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67页。

[9]米歇尔·福柯:《这不是一只烟斗》,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9页。Campbell指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坎贝尔汤罐头》。

[10]梅洛·庞蒂:《眼与心·世界的散文》,杨大春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第8页。

[11]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漫谈时间》,夏小燕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16页。

[12]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洪潇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第140页。

[13]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洪潇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第123页。

[14]威尔·贡培兹:《现代艺术150年》,王烁、王同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92页。

[15]威尔·贡培兹:《现代艺术150年》,王烁、王同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41页。

[16]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漫谈时间》,夏小燕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12页。

[17]西蒙·莫尔帕斯:《导读利奥塔》,孔锐才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