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小结

波普艺术是一场围绕物与消费展开的媚俗文化艺术运动,其重心是物化与符号化,其隐含的社会因素是消费的逻辑与阶级性,它体现了消费社会中物经由符号化展现出的全面控制力量。

物和消费的世界可能是某种全面歇斯底里的欲望的世界,而波普艺术正是这种歇斯底里世界的某种症状。

综合来看,波普艺术家对待物的统治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以劳森伯格、琼斯、奥登伯格为代表,他们发展了杜尚的观点,进一步拉近了日常消费物与艺术的距离,但从他们的作品来看,他们采取的是一种谨慎的批判态度,嘲讽与夸张是他们作品的特征;另一种则以沃霍尔、利希滕斯坦为代表,他们深谙消费社会中的商业秘诀,熟知物在消费社会关系中的纽带作用,所以他们去除作品中的个人痕迹,将一切进行物化,并使其上升到符号的高度,主动参与了与消费社会的共谋,成功地成为了流行文化的偶像。

鲍德里亚将观者面对波普绘画作品时发出的猥亵、嘲讽的微笑视为观者也自愿成为同谋——人们不再从功能上对物进行短接,而是将它们并置以分析它们的关系,这种微笑成为彼此心照不宣的证明。


[1]Carolyn Lanchner,Robert Rauschenberg,NY:MoMA,2009,p.19.

[2]Carolyn Lanchner,Robert Rauschenberg,NY:MoMA,2009,p.14.

[3]Carolyn Lanchner,Robert Rauschenberg,NY:MoMA,2009,p.23.

[4]Carolyn Lanchner,Robert Rauschenberg,NY:MoMA,2009,p.24.

[5]Carolyn Lanchner,Robert Rauschenberg,NY:MoMA,2009,p.10.

[6]Carolyn Lanchner,Robert Rauschenberg,NY:MoMA,2009,p.21.

[7]Richard Francis,Jasper Johns,NY:Abbeville Press Publishers,1990,p.14.

[8]Richard Francis,Jasper Johns,NY:Abbeville Press Publishers,1990,p.24.

[9]Richard Francis,Jasper Johns,NY:Abbeville Press Publishers,1990,p.24.

[10]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洪潇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第301页。

[11]威尔·贡培兹:《现代艺术150年》,王烁、王同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86页。

[12]Nadja Rottner,Claes Oldenburg,Cambridge:The MIT Press,2012,p.103.

[13]G.R.Swenson.“Whatis PopArt”,Art News,November,1963,vol62,p25.

[14]Otto Hahn,“POP Art et Happenings”Les Temps Modernes,March.1964,p47.

[15]让·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29页。

[16]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17]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洪潇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第302页。

[18]让·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11页。

[19]Roberto Esposito,Persons and Things,Malden:Polity Press,2015,p.9.

[20]格雷厄姆·琼斯:《利奥塔眼中的艺术》,王树良、张心童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28页。

[21]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洪潇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第176页。

[22]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5页。

[23]Jean Baudrillard,“Pop—An Art of Consumption”,In Paul Taylor ed.,Postpop,Cambridge:MITPress,1989,p25.

[24]Jean Baudrillard,“Pop—An Art of Consumption”,In Paul Taylor ed.,Postpop,Cambridge:MITPress,1989,p116.

[25]Roland Barthes,“The Old Thing Art”,in Paul Taylor ed.,Pop An Art of,Consumption,Cambridge:MITPress,1989,p25.

[26]Lawrence Alloway American Pop Art,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1974,p.109.

[27]Lawrence Alloway,American Pop Art,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1974,p.106.

[28]Roland Barthes,“The Old Thing Art”,in Paul Taylor ed.,Pop An Art of Consumption Cambridge:MIT Press,1989,p371.

[29]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30]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31]让·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9页。

[32]让·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0页。

[33]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34]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35]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36]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37]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