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设立一个明确的主导目标
实现梦想并没有多少秘诀,但如果真的要给实现梦想找个诀窍的话,那就是拥有一个明确的主导目标。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就是要制定一个明确的主导目标,这个目标统领着其他的目标——一个居高临下、势在必行的最高原则,要求绝对的承认和执行,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不服从。在有了主导目标之后,可以再根据情况制定分期目标,一步步走好每一段路,一步步向主导目标迈进。这样做的话,要获得成功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此观光。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够饮用半个月的水和干粮,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并没有带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往往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这个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就像比赛尔当地的人们不知道北斗星所以才走不出沙漠一样,如果我们的人生没有明确的主导目标,我们永远只能站在原地转圈。只有设定了明确的主导目标,我们的人生旅程才会清晰不盲目,我们才不会虚度光阴。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往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于是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块里程碑,人们便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积极而明确的主导目标所带来的力量将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彻底地改变一个懒惰无能、胸无大志、游手好闲、一无是处的人。就好像他身体内的某种神圣力量开始发挥了作用一样。这种力量就像爱情的力量,可以把一个不修边幅、性格粗暴的人变成一个整洁的、温柔的、非凡的人。
当一个明确而又坚定的主导目标在一个人体内苏醒的时候,这个人就会焕然一新,就会创造出奇迹,不信,你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