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助你成就梦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野心助你成就梦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很多人在小的事情上能够保持自信,而一旦面对挑战性比较大、实现起来需要很大难度和很长时间的事情时,他们就退缩了,因为他们没有必胜的信心。又有多少人相信自己能够成为百万富翁呢?如果你仔细研究百万富翁的身世,你会发现很多人出身平凡且智力并不比常人高多少,他们为什么就能成功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必定会成功的信念,那就是野心!

野心,简单点或者语气缓和一点来说就是进取的欲望。一个没有梦想的人是可悲的,而野心是成就梦想的第一步。

美国《时代》杂志加拿大版曾经刊文提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迪安·斯曼特研究发现,“野心”是人类行为的推动力,人类通过拥有“野心”,可以有力量攫取更多的资源。

来看一则故事。法国一位大富翁在弥留之际写了一个遗嘱:我曾经是一位穷人,在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诀留下,谁若能猜出“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他将能得到我留在银行私人保险箱内的100万法郎,这是揭开贫穷之谜的奖金,也是我在天堂给予他的欢呼与掌声。

遗嘱刊出之后,有48561个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绝大部分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有一部分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又有一部分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还有的人说穷人最缺少的是帮助和关爱,是漂亮,是名牌衣服,是总统的职位等等。

在这位富翁逝世周年纪念日,他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银行内的私人保险箱,公开了他致富的秘诀: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

在所有答案中,只有一位年仅9岁的女孩猜对了。为什么只有这位9岁的女孩想到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她在接受100万法郎的颁奖之日说:“每次,我姐姐把她11岁的男朋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说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于是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事实上,野心正是一种追求成功的必要因素。

想想我们为什么喜欢电影《飘》中的斯嘉丽,不正是因为她的野心,她永不屈服、永不认输的精神吗?

现在很多人崇尚“知足常乐”。固然,知足常乐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可以让人过得更轻松,但是却绝对不可以当做人生信条。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须要不断地奋斗,不断地向一个又一个目标前进。没有野心的人是可悲的,不管他多么有才华,没有了进取的信念,就只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人。

周海和叶梦考进了同一所全国著名的学校,在学校学习期间,两个人都十分努力,成绩优秀。毕业的时候,一家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到学校来招聘,两个人都顺利地过关斩将,成功地获得了仅有的两个待遇优厚的职位。

因为是校友,又到了同一个公司,两人自然就成了好朋友。

在别人眼里他们是幸运的,从一个普通学生一下子就跨入了白领阶层。叶梦也是这样想,她对自己的工作十分满意,认为自己以前所有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所以,她总是小心翼翼地在工作上不出一点差错,生怕丢了饭碗。

可是周海则不然。到公司以后,他的工作也很出色,颇受上司赏识。但是周海觉得这家公司不大适合自己发展,于是积累了一段时间经验以后,毅然决定辞去待遇丰厚的职位,打算自己下海打拼。临行前,周海和叶梦打了个招呼。

“什么?你疯啦!好好的工作不做,辞职了没收入怎么办?做生意破产了怎么办?”叶梦显然不理解周海的想法。

“工作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应该出去闯一闯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也可以做一番大事业,也可以自己当老板!”周海充满信心地说。

“做人稳当就可以了,不要有那么大野心,而且我们现在的工作待遇已经很高了,别人想找还找不到呢!”叶梦善意地劝说周海。

“叶梦,现在竞争激烈,我们不能安于现状,人不能不有点野心。你也一样,别老安于目前的状态。我看这家公司倒的确是很适合你发展的,但你也要有个奋斗目标才行。”周海反过来劝说叶梦。

最后,周海还是离开了公司自己闯荡去了,叶梦依旧兢兢业业地保护着她那份“稳定的工作”。

两年后,因为政策的调整,叶梦所在的公司进行了一次大的人员调整。叶梦虽然工作上没出过什么错,可是因为太“不进取”,被公司列在了裁员名单里,只好重新找工作。而此时,周海已经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了。

如果我们逐渐失去跨出缠绕我们的桎梏的勇气,那么我们将会把自己对人生的梦想和野心一个个抛弃掉。而没有追逐梦想、实现野心的激情,人生则必然会缺乏激情。想要获得成功的人是绝不会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