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剧场与中国美学》简介
《当代剧场与中国美学》这本书是由陶庆梅创作的,《当代剧场与中国美学》共有18章节
1
前折页
陶庆梅 女,197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自2000年起从事戏剧史与戏剧理论研究。主要代表作有《当代小剧场三十年(1982-2012)》(社会科学文...
2
出版说明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新媒介的介入与新的文艺生产(创作)机制作用之下,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化出现了一些鲜明的新特点,许多20世纪未曾有过的新的文学与文化现象纷纷出现,...
3
目录
...
4
序:文化自觉与戏剧美学
晚年的费孝通已经很少进行系统的专业性论文写作,但他一直以笔记、发言与访谈为方式,阐述他对21世纪中国发展的持续性思考。“文化自觉”是他这一时期最为着力思考的命题...
5
上编
...
6
第一章 现实主义原点:易卜生与斯坦尼的“体系”
在讨论戏剧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之前,必须再次强调一下,戏剧是由两种最基本的要素构成的,一是文本,一是剧场与舞台。戏剧文本,是那些戏剧家通过戏剧文学呈现自己的思想...
7
第二章 欧洲现代主义戏剧的不同面貌:梅耶荷德、皮兰德娄与贝克特
有过对于戏剧的现实主义原点讨论的基础,我们就可以进入到对现代主义戏剧的讨论。 我们说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有着复杂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首先就表现在那些被认为是现...
8
第三章 现代主义戏剧在亚洲
源于欧洲大陆的现代主义戏剧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扩展到全世界,对世界各国的戏剧艺术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各个区域自身的戏剧走向。 在这一章...
9
第四章 莎士比亚的演法
20世纪以来,戏剧在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演进的过程中,在戏剧文学与戏剧演出的交错推进中,产生了一次次的更迭,创造出一个个的“流派”。但有意思的是,在20世纪中后...
10
第五章 作为文化工业的音乐剧
前面四章围绕着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发展脉络,梳理了20世纪戏剧的发展变化。但在20世纪的戏剧图景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美国在“二战”以后崛起的音乐剧工业...
11
下编
...
12
第六章 赖声川:生命是一个结构
自2001年《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在北京首演以来,赖声川的戏剧作品就成为新世纪中国大陆戏剧舞台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5年《暗恋桃花源》到2013年的《如梦之梦...
13
第七章 林兆华:从破到立的表演实践
在中国当代戏剧舞台上,只有林兆华这一位导演,经常被人尊称为“大导”。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尊称,不仅仅因为这样一位导演从80年代以来导演了当代戏剧舞台上许多重要作品,...
14
第八章 田沁鑫:舞台艺术与社会思潮的碰撞(上)
2000年以来的当代中国戏剧,有一个共同的缺憾,是越来越丧失与当前社会思潮对话的能力。这当然也是因为2000年以后,中国知识界整体进入到专业化的进程中,知识只生...
15
第九章 田沁鑫:舞台艺术与社会思潮的碰撞(下)
从田沁鑫自身的创作线索去分析,2013年以后,《青蛇》《北京法源寺》《弘一法师》构成了她的禅意三部曲,也代表着她2010年以后对于戏剧舞台以及人类情感的一种基本...
16
第十章 21世纪的创作突围
整体上来说,21世纪已经过去的近二十年中,中国当代戏剧艺术上的创新能力,仍然是以赖声川、林兆华、田沁鑫、孟京辉这些中年甚至老年导演为主体的;在整体上,其他创作既...
17
第十一章 戏曲的现代转型
戏曲的现代转型是一个困扰了一个多世纪的问题。到今天,这个问题我们也不见得已经有了很好的回答。它的困难在于中国戏曲,尤其是到了京剧之后,它自身已经发展形成了一套完...
18
后记
2013年我写完《当代小剧场三十年》的时候,一度以为小剧场戏剧在21世纪初那些年在市场上横冲直撞汇聚出的艺术活力,会逐渐在戏剧领域扩展开来,带动戏剧创作氛围的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