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类社会迄今已经经历了四个经济时代的变迁,相应地形成了狩猎采集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四种经济形态。目前,信息经济已由创新阶段进入成本竞争阶段,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会激励技术不断创新和突破,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为基础的生物科技革命正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由此形成的生物产业将成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主导或支柱产业和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必将启动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生物经济时代的来临。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日益关注,在医药保健、营养卫生、资源环境等方面产生了较高预期。与之相对应的,“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痼疾深深困扰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由此产生的生物技术原始创新成果在医疗保健、农业、环保、再生能源、轻化工、食品及生物智能等重要领域,对保障人类健康、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农牧业和工业的产量与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日趋显著。
生物科技已经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统计结果显示,生物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增长率高达25%~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左右。照此发展趋势,2020年以后,生物产业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生物经济也将进入其成熟阶段。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古巴、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部门都对生物经济的发展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上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其中发达国家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方面政策灵活、投入充足、体制先进,整体处于领先水平。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总体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但在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及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是领土、领海广袤的发展中国家,生物种质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生物经济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综观世界生物产业发展趋势,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将是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我们应该抓住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或某些行业实现赶超,带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书对生物经济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理论研究方面,就生物经济的内涵、外延、特征、现实意义、经济学价值、产业集群和创新网络等内容做出了全面阐释。实践进展方面,主要围绕两个维度进行展开:一是对生物经济所涉及的各细分领域的实践进展进行了梳理;二是对世界主要地区以及我国的生物经济发展概况与主要战略政策进行了系统化梳理、总结和比较,并重点就河北省生物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全书共十二章,其中第三、四章由祁文辉撰写,其余章节由王捷撰写。本书是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专项资助项目“推进河北省生物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编号20557636D)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