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显卡(Video card、Display card、Graphics card、Video...
随着集成度的提高,原先独立存在的外部设备接口,也就是主板上的扩展卡(包括声卡、网卡等)大部分被集成到主板上。唯有显卡由于图形界面应用(包括游戏、工业设计)的不断发展,在桌面环境中成为划分计算机档次的一个重要特征。
显卡是个人计算机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显示器,并向显示器提供逐行或隔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计算机主板的重要组件,是“人机对话”的重要设备之一。
集成显卡是将显示芯片、显存及其相关电路都做在主板上,与主板融为一体。集成显卡的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可以独立芯片的形式做在主板上,但目前更普遍的设计是将GPU集成在主板上的芯片组中。绝大部分的集成显卡均不具备独立的显示存储器(显存),需借用系统内存来充当显存,其借用量由系统自动调节。集成显卡的显示效果与处理性能相对较弱,不能对显卡进行硬件升级,但可以通过更新BIOS实现软件升级来挖掘显示芯片的潜能。集成显卡的优点是功耗低、发热量小。随着技术和生产工艺的进步,目前集成显卡的性能已经与入门级的独立显卡不相上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GPU不同于传统的CPU,如Intel i5或i7处理器,其内核数量较少,专为通用计算而设计。相反,GPU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处理器,具有数百或数千个内核,经过优化,可并行运行大量计算。虽然GPU在游戏中以3D渲染而闻名,但它们对运行分析、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尤其有用。GPU允许某些计算比传统CPU上运行相同的计算速度快10倍至100倍。
独立显卡(简称独显)将GPU、显存及其相关电路做在一块独立的电路板上,插入主板的总线扩展插槽(现在主要是PCI—E)。独立显卡的GPU性能通常要比集成显卡的GPU性能好得多,在三维游戏和视频处理应用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三维游戏中,升级显卡往往要比升级CPU能带来更加理想的性能提升,升级成本甚至更低。对比一下独立显卡的优缺点:
优点:
·相对当前主流的集成显卡,独立显卡一般拥有更强劲的性能;
·消耗的系统资源更少(因为当前的主流独立显卡都拥有独立的内存);
·主流的独立显卡可以使用多个图形处理器进行共同的处理任务,令处理性能增强;
·更方便升级。
缺点:
·使计算机的整体价格变高;
·消耗的功率更大,使得用户的计算机功率增加;
·体积更大,这使得一些主流的笔记本电脑与一体机没有空间安装;
·兼容性更低,与主板接口、操作系统、处理器等硬件有较高要求。
目前,生产GPU的厂家主要有Intel、AMD和Nvidia(英伟达)三家公司。Intel以生产集成GPU为主,不仅在低端台式机市场上具也垄断地位,而且在便携式计算机中,Intel公司的显示核心也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AMD和Nvidia公司的GPU产品则平分了独立显卡的市场份额。在低端市场上,它们还无法与Intel公司竞争。
在独立显卡领域,Nvidia和AMD是最上游的厂商,也就是设计显卡GPU芯片的厂商,这是显卡最核心的技术。除此之外还有下游的显卡制造商,比如七彩,虹之类的品牌仅仅是Nvidia和AMD这些上游厂商的代工合作伙伴,他们从上游买来GPU芯片和显存,然后设计显卡PCB板、电路、散热器等等,最后加工制造出成品显卡,贴上自己的商标。这样的厂商有还有华硕、微星、影驰等等。
显卡的性能除与GPU有关外,还与显存有很大的关系。显存可以存储正在处理而未被显示的屏幕图像。配置大容量的高速显存是进行快速的动作游戏、三维建模和图形处理时屏幕显示效果的关键。当前主流中低端级显卡的显存容量是1GB或2GB,某些高端显卡甚至已经具有4GB或6GB的显存
为了同时保持集成和独立显卡的优点,避免各自的缺点,现在很多PC和笔记本会同时配置两种显卡,并根据需要,使用硬件或软件进行不同显卡的切换,来满足功能和节能在不同时刻的需求。
对于一般用户来说,选择显卡应该以“够用”就好,而不必盲目地追求高性能。下面给出几点建议:
·如果用户的应用以上网和办公为主,则可以选择集成显卡;
·如果用户的应用除了上网和办公外,还有多媒体应用和对显示核心要求不高的三维游戏,则可以选择中低端的独立显卡;
·如果用户要运行对显示核心要求较高的大型三维游戏,则可以选择中、高端的独立显卡;
·如果用户的应用对显示核心的图形处理速率要求极高,可以选择用几块高端的独立显卡并联使用或直接购买双GPU核心的独立显卡;
·如果用户主要的应用是播放高清视频,则可以选择带也完整硬件解压缩功能的低端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