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人工管理阶段
2025年09月21日
10.1.1 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采用的是人工处理技术。当时的硬件状况是,只有纸带、卡片、磁带等外部设备,还没有磁盘等直接的存储设备;软件的状况是,还没有操作系统,没有数据管理软件。数据以符号或打孔的方式存储在外部的存储设备上,以批处理的方式读入计算机进行处理。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关系如图10-1所示。

图10-1 人工管理数据与程序的关系
在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是:
·数据不保存:当时的计算机主要用来科学计算,一般不需要长期保存数据,只是在计算时才将数据输入。
·应用程序员管理数据:数据有应用程序员自己管理,没有其他的软件来负责管理数据。应用程序员不但要规定程序的逻辑结构,还要设计其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存取方式、输入方式等),程序员的负担很重。
·数据不能共享:数据是面向程序的,一组数据对应一个应用程序。当多个程序涉及相同的数据时,必须各自定义,无法相互利用,因此造成了大量的数据冗余。
·数据不具有独立性: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后,就必须对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