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改革和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四、加快改革和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政府放权力度越大,对大学自身的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的要求就越高。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之一就是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问题,改革和完善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从功能上来讲,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要建立一种以共同理想为纽带、以各种权力和谐协调为基础的内部决策结构和垂直治理结构,避免决策权处于高度集中和过度紧张的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释放大学的教育生产力、学术创造力与思想磁场力。从水平的权力结构来看,我国大学内部决策的权力要素包括以党委为领导的政治权力、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以学术委员会为主的学术权力、以教代会和职代会为主的民主权力;从垂直的治理结构来看,一校一院一基层学术组织是我国大学组织结构的基本选择,从直线型走向扁平化的管理是我国大学院校关系的基本走向。我国大学权力结构总体还处于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占主导的局面,学术权力和学生权利在很多大学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简政放权的现实背景下,学校以及学校的二级学院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但学校与其二级学院的自我约束与监督机制也不够到位。应从调整现行的权力结构着手,建立新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之间的平衡和谐关系。公办大学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本原则下,应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规范政治权力、行政权力的同时尊重学术权力,强化教师参与治理的意识,赋予教师在学术上和校内治理上更多的话语权,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推动大学治理从直线型向扁平化发展、从科层制向事业部制的转变,完善大学及其二级学院自主权的自我约束与监督机制。加强大学内二级学院的权力运行监督与约束,尽快建立学校与学院的权力清单制度,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整合和进一步发挥二级学术委员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