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姓氏起源

华夏姓氏起源

华夏始祖的传说,较早散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中,而春秋战国距炎黄时代约2800年,不可能有准确的记载,只是传说和神话。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处于原始公有社制时代中国境内,居住着许多不同的氏族部落。炎帝原是西戎族的一支,从西方游牧进入中部与九黎族开始了长期斗争。

传说黄帝居姬水,故以姬为姓,又称轩辕氏。因与炎帝合并故称炎黄,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国语•普语》载:黄帝之子25宗其得姓者14姓姬、张、昌、任、雷、安、董、於、龙、乔、翟、廖、公孙(黄帝之姓)、轩辕(黄帝之名),发展出14个胞族。周代到春秋战国,出现上千个氏,单从姬姓就衍生出198个氏。周王室本姓姬由周王室分封出去的贵族,多少要按祖先的族号,或赏赐的爵位,或分封的国名,或担任的官职,或贵族的谥号,或居住的地名,或从事职业的称号等又有了新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