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
2025年10月13日
卫生健康
丰山村虽处在绿水青山环抱的优美环境之中,但是受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长期以来不良生活习惯的制约,村庄环境卫生比较落后,门前屋后粪缸密布、畜圈成排、垃圾成堆、禽畜放养、蚊蝇滋生。居民饮水虽用井水,但井边环境没有清理,致污水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倡导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整治环境卫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改革开放后,丰山村的环境卫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党支部和村委一班人积极组织村民认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狠抓“两管五改”(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造环境)。2000年,村集资和村民捐赠修建了自来水工程。2014年重新投资22万元改造自来水管网投入使用。又投资6万元建起了3座卫生公厕,拆除了房前屋后粪缸粪池、猪圈鸡舍,大大地改善了村落环境面貌,切实解决村民如厕难的问题。2016年,开始对公厕进行改造,全部实现水冲厕,并建立了管理制度,配备专人清洗公厕。全村1993年成立了清洁队,配置专人,划片包干,清扫道路,清理卫生死角,建立垃圾堆放场,彻底解决乱倒垃圾的问题。千百年来,中国农村农民看病就医都是依靠中医、中草药及验方单方。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制约,村民生活困难,连饭都吃不饱,看病就医就更是难上加难,往往是小病抗、大病拖,实在拖不下了才请县城或邻村的中医把诊号脉,煎服汤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村民也积累了一部分行之有效的草药、单方,像叶下珠、马齿苋、鱼腥草、虎杖、苦刺、车前草等草药,至今村民也常有应用。20世纪70年代设立医疗站,培养乡村赤脚医生。2016年,按标准化建村卫生所48平方米,所有户籍村民都参加合作医疗,享受农村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