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薛氏宗祠

河东薛氏宗祠

在首占镇中部广阔的冲积平原上“平洋起突”,突然耸起一座金字形小山,它就是丰山。丰山村就坐落在山前,村中心位置建有一座民国风格的祠堂丰山薛氏宗祠。祠堂始建于1935年,历史悠久,原先建筑装饰简陋且曾受破坏,经海内外华侨同胞和村民筹齐资金鼎力修葺后,面貌焕然一新。建筑白砖黑瓦,简朴庄严,墙头上有一排精美的青石雕刻,大门上方镶嵌一块花岗岩石匾,赫然题着“河东薛氏宗祠”,落款“林森题”。左右边门上也各有一块花岗岩石匾,题有“入孝”“出悌”字样。字体道健厚重,含蓄潇洒。当时薛诗雅是族长,主持筹建,并缓和了一场丰山、孝里两村的矛盾,保证了薛氏宗祠按时竣工,功垂青史。

宗祠动工于1935年,竣工落成于1939年。建祠时只有41户、100多人在村居住。该宗祠规模宏伟,宽敞堂皇,是本地区三大宗祠之一。1948年晋主庆典,漳港龙峰村宗亲也送来贺仪和神主牌,浩浩荡荡的队伍进祠堂,迎亲锣鼓鞭炮齐鸣,隆重热闹,可见宗亲情义浓厚。但因年久失修,又加“文革”破坏,原神主牌当柴烧掉,残破不堪,海内外族人议决重新筹资数十万元,于1996年重新装修,现在焕然一新,宏伟壮观。同时,进行第二次晋主庆典,盛况空前。

宗祠楹联:将军世业传三箭,宰相家声济两朝。

祠堂石匾题的“河东薛氏宗祠”,署名是当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林森为什么会给丰山祠堂题字,请看本书《薛茂潘的传奇人生》便知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