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孩子们怎么想
2025年08月11日
四、孩子们怎么想
就作者的经验,在青春萌动期的孩子,一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对于师长的教育,他们总可以找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进行申辩。例如:我们仅是异性同学间的友谊吗,知心朋友一定要同一性别吗?我觉得他好,讲得来,大家彼此帮助,互相促进,学业反而进步。如果你问他好在哪里,她能告诉你一大堆优点,简直没有肚脐眼,而且都有事实依据。然而在初中阶段,教师心目中的好女孩,她们心中的对象往往是班级里调皮捣蛋的男孩。可见她们选择的标准带有很大的动物原始野性的成分,男同学也是这样。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
师长及周围环境的压力,可以使胆小的孩子却步,把对异性的倾慕压抑于心底,等待以后的爆发。性格比较倔强的孩子转入“地下”,由于“地下活动”带有更多的神秘感和刺激感,就会使他们陷入更深的感情漩涡,以至于日后更难处理。一些平时经常受训斥的孩子,内心与师长十分对立。压力一大,在逆反心理的支配下就走极端。平时受娇宠的孩子,由于经不起挫折,可能模仿殉情故事。极端事件变异很多,通常都很棘手。
如果在班级里动用舆论压力,就深处看,学生的内心倾向于被批判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