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 象

现 象

9月1日,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17岁的萍萍(化名)却因还未凑齐2000元学费,在爸爸走进房间的刹那,纵身跃下六楼阳台。无独有偶,就在两天后,刚刚考上重点中学的囡囡(化名)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交不起学费,选择了投河自尽。她留给父亲的最后一句话是:“爸爸,真的没钱吗?”

两个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少女,把生命看作不可承受之“重”,割断了对生活的依恋和期盼。究竟是什么,促使她们走上了不归路?

乍一看,家境困难似乎是两个女孩的“凶手”。其实,并非如此。两位女孩及其家长只要翻一下报纸,或者向录取学校了解一下,就可以知道,依据有关规定,父母因下岗待业造成经济困难、家庭年收入符合本市低收入家庭标准的学生,可酌情减免一半或全部学杂费。此外,困难家庭还可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渡过难关,符合一定条件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助学金。此外,上海每年从学杂费总额中拿出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中小学困难学生的帮困基金,占学生总数3%-5%的困难家庭学生可以得到救助。再退一步讲,手头即便拿不出这么多现金,向亲朋好友“赊账”,也不是丢人的事,同样可以渡过难关。所以,轻易选择死亡,太叫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