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押忽宝珠”更贵重
元朝初期,保定有个叫尚文的人,自幼聪慧好学,有大志。经过刘秉忠的推荐,元世祖忽必烈召他入朝与大臣们共同拟定朝仪。大德年间担任中书右丞相的职务,武宗、仁宗时期又多次请他出来担任要职。他管理财政的时候,有个西城商人,带来一颗“押忽大珠”,要价60万两银子。当时的宰相喜爱古玩成癖,就要买下,尚文问:“老大人,买下这颗珠子有何用处?”宰相说:“这颗珠子是稀世珍宝,如果把它含在口里,就不会口渴;放在脸上触摩,可使眼睛有神采。”
尚文说:“这算不得天下奇宝,我以为天下还有一种更珍贵之物。有了它,百姓就可安居乐业;没有它,天下就会大乱。
它的价值要比这颗‘押忽大珠’不知高出几万倍!”
宰相忙问:“这是什么?”
尚文提笔写道:
黄布袋,包珍珠,秋天一到满地铺。
宰相听了,自感惭愧,就放弃了买珠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