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姑的妙方

道姑的妙方

明朝,有位良家女子,貌美而多才,因摆脱当地恶少们的纠缠,逃到一个道观里当了道姑。她心情忧郁,只好借诗画以遣解。老道婆是个爱才的人,很喜爱她的诗画,便把她的诗画悬挂在斋堂里。这个道观虽然每日香火不断,但并没有什么香客注意到这些诗画。后来有一位书生经过庙堂,看了这些书画,大为赞赏,站在诗画前徘徊不去。他问老道婆这些书画是谁作的?老道婆指了指在里屋打坐的道姑。书生望见道姑那美丽端庄的仙容,竟如醉如痴,病倒在道观的廊下。道婆见了这种情景,非常着急,便去与道姑商量解救的办法。道姑早就发现这个书生在欣赏她的诗画时的模样,便说:“我开个药方,你送给他看看。”道婆把道姑写的素笺送给书生,书生打开一看,上面写的是:

夜雨侵芳径,晨风引朝曦;

有心赴春闱,莫负梦得诗。

书生看罢,躺在廊下神思起来。他反复琢磨诗的最后一句。梦得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字,他喜欢作“竹枝词”。他有一首有名的《竹枝词》,后两句是:“东边太阳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这样,关于道姑这首诗的前两句也就能解开了:第一句写雨——无情,第二句写晨曦——有情,也正是扣“道是无情却有情”这句诗。书生昏蒙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全身的病一下子全消除了。他站起身来,在斋堂外向着仍在打坐的道姑深深施了一礼,说道:“多谢道姑救命之情。”揣上道姑的素笺,赴京赶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