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香烛纸马
明代有个和尚叫柏子亭,很有才学,擅长书画。一天,他在去硎山报恩寺的路上,在一家客店歇脚。店主人拿出纸单,请他题字,给小店增光。柏子亭接过笔来,略一沉思便写道:
门首不见木樨开,
堆有松梅两处栽。
腹内有诗无所写,
往来都把轿儿抬。
店主人如获至宝,立刻把它贴在墙上。过往的客人一看是柏子亭写的字,都称赞写得好,却没有人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后来,唐伯虎路过这里,看了墙上这首诗不禁笑出声来。店主人问唐伯虎为何大笑?唐伯虎说:“你受那个和尚的骗了,他讥笑你这店里没有香烛纸马呀。”
木樨即桂花,所以第一句隐“无香”,松竹梅为岁寒三友。第二句只有松梅,故隐“无竹(烛)”。有诗没处写,是隐无纸。来往都得抬轿子,是隐无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