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相邻空间的剪辑
2025年09月26日
3.2.2 相邻空间的剪辑
一、学习任务
掌握相邻空间的概念及剪辑方法。
参考剧本:“相邻”片段。小张同学与小李同学在图书馆看书,小张同学起身走到前台,借书准备离开。
二、概念辨析
前后镜头中,人物所处的空间是延续的,称为相邻。一般在大环境下,主体动作是在小环境中连续运动,如庙会、广场、公园等。
相邻空间
三、方法技巧
主体动作的剪辑可视内容和情节需要而定,如果主体动作在一组镜头中完成,那么常用的剪辑方法有如下几种:
(1)第一个镜头出画,最后一个镜头入画,中间的镜头不出画不入画,主体动作接主体动作。这种剪辑方法在影视剧中较为常见。其特点是动作连贯、情绪延续、节奏较快、时空合理。
(2)第一个镜头主体出画,后面的镜头主体不出画不入画。这种剪辑方法往往突出的是时空关系中的时间因素,空间因素被淡化或者只是概念上的。因此,如表现百米赛跑可以用这种剪辑方法,第一个镜头运动员起跑,出画,以后的镜头主体一直在画面之中。
(3)第一个镜头主体入画,中间镜头主体不出画不入画,最后一个镜头主体出画。这种剪辑方法更强调时空关系中的空间因素,时间在这里被淡化、抽象化,因此,常用来表现主体在某一特殊空间的连续运动。
例如,镜头7:小张同学与小李同学在看书,如图3-30 所示。
图3-30 镜头7
镜头8:小张同学到楼下借书,如图3-31 所示。
图3-31 镜头8
课堂点拨
相邻空间的剪辑,重点是注意叙事的时空要统一并具有承接性。正所谓万物都有其发展规律,只有培养正确的逻辑思维,尊重客观存在和实际规则,才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