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文化探寻之旅

水车文化探寻之旅

兰州市安宁区水挂庄小学五年级 刘雨瑶

指导教师:兰州市安宁区水挂庄小学 康玉琴

在一个阳光明媚、暖风吹拂的秋季,我们一起去了水车文化博览园,去探寻与发现水车文化。

一进古香古色的水车博览园大门,便看见一个小型的水车缓缓地转着,发出一种咯吱咯吱的声响,清澈的水也哗哗地飞跃着,流淌着。美丽的水花跳跃着,迸发出欢快无比的乐章。

走进水车博览园便看见了水车的创制人段续的铜像,铜像高大庄严让人一看就肃然起敬。

接着就到了瓜厅,兰州盛产瓜果,尤以白兰瓜、大板瓜子而闻名全国。种瓜人十分热情好客,总是请过路人来品尝自种的瓜。

接下来就到了一个巨大的水车前,那是一个巨大、工整的多边形。兰州水车由明代(1556年)兰州人段续所创,后经400余年不断改进而日臻完善。水车构造精巧、工艺精湛,以河水为动力,以水斗为提水工具,自然天成,夜以继日,又可以旋转浇灌两岸农田。兰州亦被誉为水车之都。到1952年,仍有252轮水车林立于黄河两岸,蔚为壮观。

然后又了解了脚踏(手摇)水车,这是一种在乡村广泛使用的简易提灌工具,有链条、刮水板、槽、转动轴等部件构成。使用方法:按水车两侧的箭头所示,顺时针转动车轴,踏车须将上身重心落在横杆之上,然后顺时针踩动车轴。

随后又了解了石碾是扎碎谷物或去掉谷物皮的石制工具,由圆柱形的碾砣和和磨盘组成的物品。

之后了解到了枣儿水——兰州旧时饮料。由上好的红枣煮制加糖饮用。操此业者有时为利所趋,兑水造假。由此在兰州卖“枣儿水”成为造假的代名词。

接下来,我们体验了脚踏水车、手摇水车、手推水车……推动、摇动时的乐趣,使我们也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日常劳作!

本次活动不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水车之都的兰州,又使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水车的知识,更使我们了解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呕心沥血的创作——水车,以及由此而生的水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