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书是由.伍章余主编创作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共有113章节
1
前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公共课。本教材综合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
3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因、组成部分及其发展 2.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3.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和方法 4....
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结晶。它的产生总是与当时产生此理论的时代条件与社会背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套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经得起考验的科学理论...
5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它的产生与当时欧洲社会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甚至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都是密不可分的。 历...
6
二、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
7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所谓时代精神也就是对一定...
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践为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
9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第一,体现在它创立时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吸取了19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在马克思主义创建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
10
二、马克思主义具有先进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革命性的理论。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
11
三、在实践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
12
第三节 努力学好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目的,不是一味地照抄照搬,也不是将它视为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要学会掌握其基本的立场、观点以及方法,自觉地将它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同时...
13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学会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能够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一生中,一...
14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经典名言】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
15
三、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21世纪是个竞争激烈、日新月异的世纪,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提高的新形势下,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其担负着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应当认真学习...
16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统一的物质世界。 2.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特征,联系和...
17
第一节 物质的世界和实践
自古以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寻一直都没间断过,并且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到了近代,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思想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初步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等一系...
18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哲学是要回答诸如“世界到底是什么样,人与世界到底是什么关系,如何全面深入了解与认识世界的物质本性、统一性以及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如何用科学的世界观看待周围一切事物...
19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世界哲学家们对“实践”范畴就已有了各种各样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归结为以下四种观点:以中国古代、古希腊为代表的哲学家认为实践是一种道德行为...
20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整个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联系和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
21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纷繁复杂的,同时又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基本观点与总特征。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
22
二、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不仅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一)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 事...
23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者对立的主要焦点在于是否认为矛盾是客观事物的“自己运动”和“自己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要想搞清两者对立的关系,首...
24
四、世界联系与发展的普遍规律
虽然客观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但它们并非是杂乱无章、没有秩序的,它们各自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一)事物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 世界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
25
五、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即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范畴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的产物,一定的范畴标志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定的认识阶段。哲学中的范畴是各门科学共同使用的...
26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虽然世界上存在着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事物,但它们都有着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历史发展就是不断认识与探求规律的过程。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人类通过认识与把握世界发...
27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差异与规律,但就其所要认识探求的本质内容而言,又可分为三种,即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与思维规律。为了进一步弄懂这些规律,我们首先要搞懂何为...
28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从人类起源以来直到现在,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勤劳智慧的人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世界文明。而这些璀璨文明的背后无不凝聚着人类的创造精神,无不深刻着智慧的痕迹。马克思主...
29
三、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简单而言,规律指的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与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与作用。了解与掌握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
30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要点】 1.掌握: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 2.理解: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识的本质。 3.理解:认识的辩证过程;真理和谬误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