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它的产生与当时欧洲社会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甚至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都是密不可分的。

历史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随着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大机器工业生产的发展,一方面使越来越多的工人因机器的使用而失业,无产阶级越来越贫困化,从而不断破坏了国内市场;另一方面使资本家加剧了相互间的竞争,从而加强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了生产的盲目扩张,于是便出现了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早在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十年爆发一次,危机使大批企业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生产力和产品遭到空前的破坏,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更加恶化,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更加激化。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欧洲数国相继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运动。这些充分地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把斗争锋芒直接指向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不仅提出了独立的政治要求,而且提出了消灭私有制、消灭资产阶级的问题。从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阶级斗争,在欧洲一些最发达的国家的历史中升到了首要地位。但是,当时高涨的工人运动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无产阶级对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还认识不清,找不到解放自己的正确道路和方法。空想社会主义和其他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严重地阻碍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无产阶级十分需要指导自己革命实践的科学理论,因此,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就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时代斗争的需要,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另外,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激化了资本主义本身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的加剧又必然会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这一切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阶级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两大新兴阶级,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伴随着社会化生产的发展,作为其主流的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并且逐渐成为了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随着两者矛盾的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已经由自发的经济斗争发展到自觉的政治斗争的新阶段。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在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要求实现普选权,参加对国家的管理,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

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自然科学前提:自然科学取得的许多新成果与社会科学领域里的重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近代自然科学,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已经从搜集资料阶段进入到系统整理资料阶段。以研究自然界发展过程为特点的科学,如地质学、动物生理学、有机化学等新的学科纷纷建立。尤其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特别是“有机体细胞结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学说、达尔文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的生物进化论学说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细胞学说表明,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现象,都是细胞按照一定规律分裂和增殖的结果,从而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而揭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自然界中品种繁多的生物种类,都是由少数简单生物经过长期的变化发展而成的,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这些学说在自然科学领域内,科学地证明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和它的变化、发展,从而推翻了一切唯心的形而上学的旧宇宙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利用并高度总结了自然科学各部门的最新资料和最新成就,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它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则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黑格尔是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最大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描写为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隐藏在神秘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中,他的辩证法是革命的,万能的体系却窒息了辩证法。由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本质,它的永恒发展的思想也未能贯彻到底。它给世界的本原即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设计了一个终点,即黑格尔哲学自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辩证法思想,使被颠倒的辩证法重新颠倒过来,由黑格尔的头脚倒置的辩证法改造为头上脚下的辩证法,即创立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挽救了辩证法,打破了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的绝对体系。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他的伟大功绩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表现在:第一,它打破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统治;第二,它批判了宗教和神学,是无神论哲学。他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但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抛弃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叫作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用人来解释一切现象。但是,他讲的人是一种纯粹感性的人、生物学意义的人,没有看到人的真实的、具体的生活条件,因而是抽象的人。费尔巴哈在解释自然现象时,坚持唯物主义,但观察人类社会历史时,则是唯心主义。他看到了人的自然存在,但他所说的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他不懂人的本质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变革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理论条件。当时的英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充分暴露,经济理论研究走在前列。其较为著名且有成就的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创立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劳动价值论。他们通过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分析去探索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道路。19世纪初法国历史学家基佐等阐述的社会阶级斗争的历史,也对其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提供了帮助。在此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毫不犹豫地批判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同时吸取了他们的劳动价值论,并进一步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揭示出商品关系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科学地论证了资本家给工人的工资只是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并提出剩余劳动创造出的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利润的来源。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了工人阶级被剥削、受压迫的根源。这一伟大学说是动员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另一方面,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并且对未来社会做了天才猜测。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是一个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基础上的社会,是一个利己主义和投机欺诈的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们还对未来社会做了不少的预见。这对启发工人阶级觉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了他们否认阶级斗争,无视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错误观点;吸取了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某些基本特征的推想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并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明确指出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无产阶级是创造新社会的真正力量。这样一来,就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自身较高的素质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学识渊博、思想敏锐的学者,这使他们能够站在时代智慧的高峰,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概括和总结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同时对他们提出的种种问题,做了严格的审查,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吸收其中合理的部分,并加以根本的、革命的改造,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同时他们又是伟大的革命家,他们亲自参加和领导了当时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在革命实践和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他们认识到广大劳动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力量,看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前途,逐步从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而且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847年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中叶的时代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顺应了时代的紧迫需要,创立了一种变革社会的崭新思想理论,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创立新的世界观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是全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是工人阶级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也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伟大的认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