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状况

三 研究状况

回顾唐墓壁画女性图像相关研究发展历程,唐墓壁画引起学术界重视是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不少待探索的领域。

1.国内研究状况

迄今仅有新城长公主墓、金乡县主墓、节愍太子墓、惠昭太子墓、惠庄太子墓、李宪墓、薛儆墓、李邕墓、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墓、崔氏墓、懿德太子墓、韦贵妃墓出版了专题考古发掘报告,更多重要壁画墓仅以发掘简报的形式公开。还有一些壁画墓仅在某些论著中提到,图像资料未曾公开。这些考古发掘报告作为研究唐墓壁画女性图像的第一手资料非常重要。

相关研究专著最有代表性的是李星明先生著的《唐代墓室壁画研究》,把唐墓壁画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进行论述,第五章论及侍女图像。另外程义先生的《关中地区唐代墓葬研究》一书,第六章探讨唐墓壁画问题,研究了侍女所持物品,认为侍女持烛等物品暗示了墓主就寝。第七章谈人物画时以较多笔墨叙述唐墓壁画女性题材风格发展,可惜没有全面深入研究。

还有不少绘画史著作如贺西林先生、李清泉先生的《中国墓室壁画史》以及王伯敏先生的《中国绘画通史》皆简要介绍了一些唐墓女性题材壁画。

以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周锡保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史》、孙机的《中国古舆服论丛》、高春明的《中国服饰名物考》等为代表的专著,内容皆有一部分研究唐代女性服饰,这些研究对唐墓壁画女性图像服饰名称与细节探究很有帮助,但使用唐墓壁画女性图像资料不多。

与唐代女性生活相关的专著,较少使用壁画资料,大多偏于文献研究,如李斌城先生等的《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

论文集有陕西历史博物馆编的《唐墓壁画研究文集》与《唐墓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其中部分论文也提到唐墓壁画女性图像的某些内容。画册主要有:《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昭陵唐墓壁画》《壁上丹青:陕西出土壁画集》下、《中国墓室壁画全集》(隋唐五代卷)、《神韵与辉煌: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鉴赏》(唐墓壁画卷)、《唐墓壁画珍品·懿德太子墓壁画》《唐墓壁画珍品·章怀太子墓壁画》等,提供了不少唐墓壁画女性图像资料。

除唐墓考古发掘报告外,相关论文比较多,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唐墓壁画为直接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考古学研究和绘画本体研究。唐墓壁画分期方面代表性研究,以宿白先生的《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与内容》一文为五期论代表,文中针对24座唐墓壁画的布局与内容,按时代分为五个阶段。宿白先生五期论分期的依据是唐墓壁画配置与风格的变化,虽涉及的墓葬仅24座,但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石。齐东方先生、张静先生的《唐墓壁画与高松冢古坟壁画的比较研究》将唐代壁画墓分为四个阶段,是四期论的代表。此外还有三期论。以上分期研究是根据所有的唐墓壁画,并非针对女性图像,但对陕西唐墓壁画女性图像的分期有借鉴意义。张建林先生的《唐墓壁画中的屏风画》中提到一些美人屏风画。

第二类,以唐墓壁画作为其他研究的资料和工具。特别是使用唐墓壁画材料研究唐代女性服饰以及使用物品等问题的论文较多。如陈诗宇先生、王非先生的《唐人的四时衣物》,王昱东先生的《唐墓壁画中所见的拂尘》等文章。罗世平先生的《唐代仕女画与宫廷女性》引用唐墓壁画资料说明唐代仕女画样式,认为武则天与杨贵妃为唐代仕女画兴盛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类,唐墓壁画制作工艺、揭取、修复、保护方面的研究。有代表性的论文如张建林先生的《西安及附近地区唐墓壁画的制作技法》探讨了唐墓壁画的地仗制作,认为唐墓壁画多见用赭石干颜料块起稿。张群喜先生的《唐墓壁画颜料的分析与研究》科学分析唐墓壁画颜料成分。这类研究有助于理解唐墓壁画女性图像绘制技法。

2.国外相关研究

总体上国外研究较少关注唐墓壁画女性图像,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及国内。

日本对唐文化比较关注,相关研究较多。如上原和先生的《关于章怀、懿德两太子唐墓壁画和高松冢古坟壁画》等研究关注唐墓壁画与日本古坟壁画的比较。介绍唐墓壁画的有录于《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4隋·唐》的百桥明穗先生的《大唐长安的陵墓壁画》,以及田中淡先生的《唐代的皇帝陵和壁画墓》等论文。

其他国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美国Mary.H.Fong的《8世纪早期的唐墓壁画》等几篇论文。美国巫鸿先生的专著《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与《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出版了中译本,书中也涉及唐墓壁画女性图像,谈到了唐墓壁画反映的灵魂之旅,以及唐代美人屏风等问题。

从上述研究现状分析可知,目前唐墓壁画女性图像研究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国内外相关研究以概要描述性研究和细节研究为主,较少系统深入研究。系统研究唐墓壁画最重要的专著是李星明先生的《唐代墓室壁画研究》。对唐墓壁画女性图像的系统研究更少,至今没有专著出版。

第二,以前学者的研究仅有唐墓壁画分期研究,却没有系统的唐墓壁画风格类型研究。少见针对唐墓壁画女性图像的分期研究,更没有细致的唐墓壁画女性图像风格类型研究。

第三,近年来图像学流行,虽然一些学者开始重视考古发掘唐墓壁画资料,但多数学者热衷于“以图证史”,总结唐代各时期绘画风格演变的整体趋势所反映的历史文化思想,对影响绘画风格本身发展变化的各种绘画因素如造型、构图、绘制技术、粉本等问题却很少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