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部比例

(四)面部比例

《造像量度经》对人面部的比例总结为:“分三为额鼻。及颏俱得一”。[10]

达·芬奇有类似论述:“下颌与鼻底的间隔为脸的三分之一,且等于鼻子,等于前额”[11],以及“两只眼睛的间距等于一只眼睛的大小”[12]

清代丁皋《传真心领》以“三停五部”说明面部比例,即:“上停发际至印堂,中停印堂至鼻准,下停鼻准至地阁,此三停竖看法也。察其五部,始知面之阔狭。山根至两眼头止为中部,左右二眼头至眼稍为二部。两边鱼尾至边左右各一部,此五部横看法也。”[13]简单理解“三停五部”,人面部高度可分为三份,即“三停”,上停指发际线至眉毛,中停指眉毛至鼻底,下停指鼻底至下颌底;“五部”是指从眼睛部位量,面部宽度可分为五份,一份的宽度为一只眼睛的宽度,所以也叫“三停五眼”(图2-7)。

标准的面部是三停相等,五部相等。

《造像量度经》中还有佛母芝麻面,可以体现出女性的面部比例,基本符合“三停五部”,脸较宽(图2-8)。

唐墓壁画女性图像面部比例多数不符合“三停五部”。

图2-7 《传真心领》三停五部图

图2-8 《造像量度经》佛母芝麻

选取头部完整的9座纪年唐墓壁画正面女性图像,面部比例如下:

贞观二十年(647)李思摩墓持琵琶正面女乐的面部上停最短,中停最长,眼睛间距略窄于一只眼。嘴稍小于鼻子宽度。耳朵等于鼻子长度(图2-9-1)。

龙朔三年(663)新城长公主墓甬道东壁正面侍女面部中停与下停相等,上停略短,三停基本匀称。眼睛细长,双眼间距窄,嘴窄于鼻子宽度。耳朵等于鼻子长度(图2-9-2)。

麟德二年(665)李震墓持杖正面侍女的面部中停与下停相等,上停较短,双眼间距很窄,嘴稍大于鼻子宽度。

乾封元年(666)韦贵妃墓甬道正面弹琴女乐面部上停最短,中停最长,眼睛间距基本等于一只眼,等于鼻宽,等于嘴宽度。耳朵等于眉毛至鼻底长度,耳垂较长(图2-9-3)。

咸亨二年(671)燕妃墓后墓室东壁持琵琶正面女乐面部上停最短,中停最长。眼睛间距很窄,嘴基本等于鼻子宽度。耳朵稍长于眉毛至鼻底长度,耳垂较长(图2-9-4)。

神龙二年(706)永泰公主墓前室东壁南侧壁画的三个正面侍女面部皆为上停最短,中停最长,眼睛间距略小于一只眼,眼角至脸侧远不足一只眼宽。鼻子窄于双眼间距,嘴窄于鼻宽,小而圆。

神龙二年(706)懿德太子墓第三过洞西壁正面持扇侍女面部中停最长,上停最短,眼睛间距基本等于一只眼,五部基本匀称,鼻子窄于双眼间距,嘴窄于鼻宽(图2-9-5)。

图2-9 唐墓壁画正面女性图像面部比例

景云二年(711)章怀太子墓后甬道西壁正面贵妇面部中停与下停相等,上停最短,仅为中停一半左右。眼睛间距基本等于一只眼,五部基本匀称,鼻子宽,宽于嘴宽。耳朵小于眉毛至鼻底长度(图2-10-1)。

宝历二年(826)赵逸公墓甬道东壁壁画穿交领花袍的正面侍女面部中停稍长于下停,上停最短,仅为中停一半左右。眼睛间距基本等于一只眼,五部基本匀称,鼻子窄于双眼间距,嘴等于鼻宽,耳朵小于眉毛至鼻底长度(图2-10-2)。

因为玄宗时期的唐墓壁画罕有完整而清晰的正面女性图像,所以取这一时期的两座墓石椁线刻画清晰正面女性图像的面部来研究。

开元九年(721)薛儆墓石椁内壁线刻画中有四个面部基本一致的侍女,面部中停稍长于下停,上停最短,眼睛间距略窄于一只眼,眼角至脸侧远一只眼宽。鼻子宽于双眼间距,嘴窄于鼻宽,小而圆(图2-10-3)。

开元二十六年(738)武惠妃敬陵石椁内壁线刻画中有一个持纱帔子的正面小侍女(图2-10-4),她的面部发际线极低,上停极短,下停最长,武惠妃敬陵石椁线刻画的其他女性图像也多见下停最长,下颌丰满多肉。眼睛间距基本等于一只眼,五部基本匀称,鼻子窄于双眼间距,嘴等于鼻宽。

图2-10 唐墓壁画与石椁线刻画正面女性图像面部比例

据以上分析可知,绝大多数唐墓壁画女性图像面部并不符合“三停五部”的面部长宽比例。

第一,与佛母芝麻面相比,贞观二十年(647)李思摩墓至神龙二年(706)懿德太子墓壁画女性图像,上停均较短,中停和下停相等或中停最长。大致符合五部宽度比例的女性图像很少,仅有懿德太子墓壁画女性图像。这说明神龙二年(706)以前,多数唐墓壁画女性图像脸型偏窄长,流行长椭圆脸。额头高而短,鼻子窄长,眼睛细长,双眼间距偏窄,眼角至脸侧也较窄,嘴巴较窄小。耳朵多为眉毛至鼻底的长度,仅韦贵妃与燕妃墓壁画女性面部耳朵较长,主要是耳垂较长,可能受到佛、菩萨造像耳垂长的影响。

第二,神龙二年(706)懿德太子墓至开元二十六年(738)武惠妃墓石椁内壁线刻画,多数唐墓壁画女性图像上停仍较短,中停和下停相等或中停最长,但面部变宽、变圆,大多五部基本匀称,更接近佛母芝麻面。鼻子多窄于双眼间距,鼻子窄长,嘴多等于或略窄于鼻宽,比较小。这一时期,因为唐墓壁画与石椁线刻画女性耳朵上部多为鬓发所掩,所以不能准确判断耳朵的长度。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开元二十八年(740)武惠妃墓石椁内壁线刻画的正面侍女面部下停最长,下颌极为丰满,脸较宽,五部基本匀称。武惠妃墓壁画侍女的半侧面脸也可看出三停中上停最短,下停最长,突出下颌的圆润饱满。这种脸型变化也与盛唐中期以来女性变胖偏矮的体态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