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墙面与制作地仗层
2025年09月26日
(一)处理墙面与制作地仗层
唐代壁画墓墙面多见在黄土墙和砖墙上抹草拌泥和掺麻白灰泥层制作的地仗层,这是比较常见的做法,也有少数墓直接在处理平整的土墙或砖墙上刷数层白灰水为底就开始绘制。
张建林先生在《西安及附近地区唐墓壁画的制作技法》一文中总结了四种类型的唐墓壁画地仗层[148]:第一种,在抹平的土墙上抹一层2~5厘米长的拌麦秸和麦糠的细泥,厚度0.4~2.3厘米,然后再抹一层加麻或棉纤维的白灰泥皮,泥皮厚度0.1~1.2厘米。第二种,在砖墙上抹草拌泥,之后抹白灰泥,做法同第一种。第三种,直接在抹平的泥墙上涂几遍石灰水。第四种,在抹平的土墙上抹草拌泥一层,然后刷石灰水。
根据对现存女性图像的唐墓壁画的地仗层的观察和各种资料的分析,笔者基本赞同张先生的观点,需要补充的是还存在第五种类型,即在砖墙上直接刷涂石灰水,做成很薄的白色地仗,然后绘制壁画。2016年8月,笔者两次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观察壁画原作,201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到的唐代墓砖壁画的地仗就是以类似方法处理的[149]。
大多数唐代壁画墓采用第一、第二种类型处理地仗层,绘女性图像的斜坡墓道多天井砖室墓因为多见甬道与墓室为砖砌结构,墓道、天井、过洞为土洞结构,所以在一座墓中第一、第二种类型的地仗层都使用。比较特殊的如陕西长安区南里王村韦氏墓,墓室为砖砌,墓室内部与甬道东壁采用第一、第二种类型的地仗层,甬道西壁采用第四种地仗层,仅在麦草泥上刷了石灰水。[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