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面性

(二)全面性

第一,本文中的唐墓壁画女性图像体系,以67座纪年明确唐墓壁画女性图像为主体,以同时期的唐代纪年文物中的女性图像,特别是21座年代明确唐墓出土的石椁与石墓门等石葬具线刻画女性图像为补充,时间从631年至904年,时间序列基本完整,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唐墓壁画女性图像风格的基本状况与规律。

第二,唐墓壁画女性图像同纪年唐墓石线刻画女性图像、女陶俑,敦煌唐代壁画以及藏经洞所出画卷中世俗女性图像,特别是年代可考的世俗女性图像,几方面可以互相印证,互相补充。例如,太和三年(829)河南安阳赵逸公墓壁画中一个男装侍女穿交领团花袍,腰上系着在前面打结的腰巾,829年之前唐墓壁画中男装侍女多见系黑色腰带,之后的几座唐墓壁画也找不到类似图像。但是开成四年(839)敦煌莫高窟231窟壁画中阴嘉政母亲供养像后的侍女,穿圆领团花缺胯袍,系打结的腰巾。[1]这也说明唐墓壁画女性图像受地面上士女画风格影响,风格基本类似。因而唐墓壁画女性图像类型体系可以展示与时间关联的唐代士女画风格发展变化的总体面貌,搭建起相对完整且年代可靠的唐代士女画史的框架。敦煌石窟壁画与藏经洞所出纸绢画女性图像数量虽多,但因绘制年代大多不确定,构建完整唐代仕女画史框架的条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