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简册编连与断简缀合
放马滩秦简出土时已经散乱,清理后共有461个编号,可按形制分为甲、乙两种。甲种简共73枚,内容多见于先前公布的睡虎地秦简日书及孔家坡汉简日书,编连次序较为清楚。乙种简共388枚(包括《丹》篇),保存状况较差,字迹漫漶不清乃至完全脱落之处甚多,断简、缺简亦复不少。加之其中许多篇章为迄今所未见,缺少可资比勘的材料,简册编连的难度很大。经过整理者的辛勤工作,简册的大致轮廓已经显现,反映在《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中。[25]此书出版后,任攀、冯先思、晏昌贵、吕亚虎、刘增贵、程少轩等人相继就简文的缀合、编连问题提出许多高明的见解,[26]有力推动了这一工作。我们在撰写《秦简牍合集〔肆〕》的过程中,借助于改释后的新释文及其他简牍日书,又发现不少简可以缀合、编连为新的篇目,或者补入原有篇目。但限于体例,该书未及详述,今补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