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到底说什么》简介
《《弟子规》到底说什么》这本书是由.郭文斌著创作的,《《弟子规》到底说什么》共有17章节
1
目录
目 录 安详视野中的《弟子规》:回“家”——与华一欣先生对话 打开《弟子规》的六把钥匙 人生之根 孝顺之门 自性之途 诚信之则 恭敬之心 爱众之道 践行《弟子规...
2
安详视野中的《弟子规》:回“家”——与华一欣先生对话
四种飓风把现代人带离家园。一是泛滥的欲望,二是泛滥的物质,三是泛滥的传媒,四是泛滥的速度。 泛滥的欲望抢占了人们的灵魂,泛滥的物质抢占了人们的精神,泛滥的传媒抢...
3
打开《弟子规》的六把钥匙
古人在开发生命本身中寻求幸福,今人在开发地球中寻求幸福,这是两个天大的差异。引导人们向内寻找幸福,是《弟子规》的功能之一。...
4
人生之根
《论语》中有一段话,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
5
孝顺之门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现在的不少情况是:“父母...
6
自性之途
知识和智慧是两回事。我们都知道,禅宗六祖惠能并不识字,但是他说出来的话,却被称为经,即《六祖坛经》。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最后关于智慧的这一块,关于“性”的这一块,常...
7
诚信之则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
8
恭敬之心
《弟子规》整篇都是在讲敬。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是讲敬身。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用人物,须明求;倘...
9
爱众之道
《弟子规》是爱的教育: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孝悌谨信爱仁文,七个根,事实是一个根,那就是爱。孝是爱父母,悌是爱兄弟,谨是爱品格...
10
践行《弟子规》的六条原则
《弟子规》是要我们去实践的,是要变成我们的习惯,然后成为自然的。如果我们把《弟子规》比作一个面包,那么,只有“落地”,才会变成我们身体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否则,它...
11
超越原则
随着实践的深入,你会发现《弟子规》也有矛盾之处。比如说 人有私,切莫说 和 凡出言,信为先 撞了车。对一个学生来讲,同学做了错事,老师问他谁做的,因为学过《弟子...
12
快乐原则
现在,已经有不少学校把家长和孩子能够背下来《弟子规》作为新生入学的必要条件。这个做法非常好。但要真正把《弟子规》变成营养,最关键的还是要和快乐接轨。 在推广《弟...
13
落地原则
不少学校把《弟子规》引入课堂,真是功德无量。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弟子规》绝对不单单是用来背诵和考试的。如果是用来背诵和考试的,那不如去背《道德经》和《论语》,...
14
改过原则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不亲仁的结果是,小人进,百事坏,什么事都做不成。真是至理名言。在没有亲仁之前,我们的生命就像...
15
榜样原则
榜样太重要了。 给大家说说我的恩师刘富荣,虽然他做我的班主任时,我已经上初三了,但我依然认为他是我最为重要的一位启蒙老师。 一天的数学课上,班长让大家自习,说刘...
16
一半原则
这是我近年自不量力的一个倡导,因为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安详,也有利于我们落实《弟子规》的精神。 通常情况下,度需要量来把握。拿吃饭来讲,纯粹一顿饭不吃容易做到,一顿...
17
附录:《弟子规》[1]诵读
附录:《弟子规》[1]诵读 【清】李毓秀[2] 【总叙】 弟子规 圣人[3]训 首孝悌[4]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