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演说稿

(三)演说稿

浪漫的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他24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25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他25岁。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他26岁。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他43岁。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他48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他52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他59岁。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他61岁,绝笔。

我们总说李白是天纵奇才,他浪漫绮丽的风格是上天赋予的,是生来就有的。

所以我们默认李白就应该天真、浪漫。

20岁天真、浪漫,

30岁天真、浪漫,

40岁天真、浪漫,

50岁天真、浪漫,

直到死都天真、浪漫。

我想问:我们凭什么认为李白保持这种天真、浪漫就不需要付出莫大的勇气呢?

苏东坡在被贬黄州之后就说自己“也无风雨也无晴”了。那时他才40多岁。

李白呢?他说了什么?

59岁被赦免之后他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还是这么天真、浪漫。

他感觉不到生活带来的痛苦吗?

不是的。

我记得罗曼·罗兰说过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有句话是这样形容贝多芬的:扼住命运的咽喉,把欢乐留在世间。

我觉得李白也很适合这句话。

虽然,没有人谈论李白的苦难。

李白,千百年来一直代表着中国人至高形式的浪漫。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