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的牧牛经

1.百里奚的牧牛经

先说岗北的百里奚是怎样成长为一代名相的。

让我们穿越千年时空,追寻他的足迹。

约公元前726年隆冬的一天深夜,伴随一阵呜呜的风声,南阳卧龙岗脚下不远处的百里奚村,传出了婴儿哇哇的哭啼声。百里奚诞生了。

大风过后,是一阵大雨。大雨过后,百里家的院子里,倏然飘来一阵清逸幽雅的梅花香味。

百里民夫妇心花怒放,热泪湿润了双眸。

夫妇俩曾育有一儿一女,皆因病夭折。苍天有眼,这次又生了个儿子,能不高兴吗,能不激动吗?

冬去春来,一百天转眼过去了。这天,夫妇俩按算命先生的授意,抱着儿子爬上草长莺飞的卧龙岗,拜了两块似人形模样的石头,请其做儿子的“干爹”“干娘”,期望儿子像石头一样结结实实、健康成长,延续自家的香火。

物换星移,卧龙岗上缤纷的野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不知不觉,百里奚七岁了,生得壮壮实实,招人喜爱。这年春天,他常常闹着父母要上学读书。一家三口人仅有半亩薄田,吃不饱,穿不暖,哪有钱供儿子上学?就在夫妇俩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的大户人家姜俊昌要招放牛娃。百里民听说后,心里一亮,立时有了主意:让儿子过去义务放牛,工余跟着姜家的私塾先生免费学习,成全儿子的心愿,不亦乐乎?

◎百里奚

百里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姜俊昌说了自己的想法,谁想,双方竟一拍即合。

这天早饭后,百里奚乐洋洋地牵着一头小牛犊来到村头放牧。地上杂草稀薄,牛犊挑肥拣瘦不愿吃。百里奚忽然想到“干爹”“干娘”那里草木丛生、鲜嫩丰美,何不到岗上放牧?

想到这里,他牵着牛犊爬上了卧龙岗。

卧龙岗上碧草如茵,像一块天然织成的地毯,碧草间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儿,万紫千红,芳香四溢。

牛犊见此情景,兴奋地勾下头,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百里奚高兴得手舞足蹈。牛犊吃了一阵子后,摇头摆尾地在草地上撒起欢来,再后便卧在草丛中,悠然自在地倒着沫。过了半个时辰,又站起来继续啃草。

晌午,百里奚坐在“干爹”“干娘”前的石板上,啃几口黑馍,喝几口冷水,算是一顿饭。后半晌,他牵着牛犊下了岗,走进姜家的牛棚里,绑好牛绳,高高兴兴地去找私塾王先生,学习认字。

次日早饭后,百里奚牵着牛又上了卧龙岗。一如昨日,任其自由自在地吃草撒欢……

百里奚趴在“干爹”“干娘”前的石板上,拿出笔墨,读写昨天先生教的字。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牛犊在茁壮成长,不到一年时间就能犁地拉车了。

聪慧好学的百里奚,不到一年时间就识字上千个,且能背诵不少圣贤经典。

时光似水,岁月如流。十多年过去了,百里奚博览群书,天文地理、文韬武略无不涉猎。

百里奚在放牛实践中,还总结出一套养牛经:每天三个饱,膘往牛上跑。牛吃百样草,样样都上膘。要使牛上膘,多吃露水草。一千根稻草,比不上一根青草。长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冬牛体质好,饮水不可少……

姜俊昌听了他的养牛经,赞不绝口,让他管养二十多头牛。

百里奚手里有了钱,盖了三间瓦房,引来了“金凤凰”——二十三岁那年,他与邻村杜氏喜结良姻。一年后,儿子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