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落的星辰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数不尽的风流人物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诸葛亮却万古不朽、永驻人间,被尊为“千古人龙”。无论何时,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们总能从他身上获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翻开《卧龙岗志》,像走进了历史隧道,一幕幕精彩华章,像电影特写镜头一般浮现在眼前……
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一统天下,开创了晋朝。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为使江山稳若泰山,司马炎在军队中大力推广诸葛亮研制的战略战术,并让部下汇编成《诸葛氏集》。对《诸葛氏集》,司马炎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感慨道:“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并时常谆谆教导大臣们,要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晋惠帝时,社会矛盾激化,各地不时爆发反晋起义。为稳固江山,使诸位大臣像诸葛亮一样尽忠报国,晋惠帝诏令驻守宛城的镇南将军刘弘,代天子祭拜诸葛亮。
◎刘弘代天子祭拜诸葛亮(实景演出)
永兴年间的一天,刘弘带着一路人马,缓缓登上了南阳卧龙岗,走进诸葛亮祠内,三叩九拜,之后起身来到祭台前,虔诚肃然地宣读李兴撰写的《祭诸葛丞相文》:
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盖神物应机,大器无方,通人靡滞,大德不常。故谷风发而驺虞啸,云雷升而潜鳞骧;挚解褐于三聘,尼得招而褰裳,管豹变于受命,贡感激以回庄,异徐生之摘宝,释卧龙于深藏,伟刘氏之倾盖,嘉吾子之周行。夫有知己之主,则有竭命之良,固所以三分我汉鼎,跨带我边荒,抗衡我北面,驰骋我魏疆者也。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祇,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推子八陈,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齐甃,又何秘要!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侪,良筹妙画?臧文既没,以言见称,又未若子,言行并征。夷吾反坫,乐毅不终,奚比于尔,明哲守冲。临终受寄,让过许由,负扆莅事,民言不流。刑中于郑,教美于鲁,蜀民知耻,河、渭安堵。匪皋则伊,宁彼管、晏,岂徒圣宣,慷慨屡叹!昔尔之隐,卜惟此宅,仁智所处,能无规廓?日居月诸,时殒其夕。谁能不殁,贵有遗格。惟子之勋,移风来世;咏歌余典,懦夫将厉。遐哉邈矣,厥规卓矣,凡若吾子,难可究己。畴昔之乖,万里殊途;今我来思,觌尔故墟。汉高归魂于丰、沛,太公五世而反周,想罔两以仿佛,冀影响之有余。魂而有灵,岂其识诸!
这篇祭文情真意切,充满对诸葛亮的无比尊敬和崇拜。
这篇祭文在晋国引起强烈反响,文武百官无不为之感动,为之赞叹!
这篇祭文犹如醍醐灌顶,唤醒了王公大臣尽忠报国的信念。
任何一位皇帝,都希望自己的臣子像诸葛亮一样尽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他们皆把诸葛亮树为光辉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