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高不忘旧情
一天,秦穆公得知百里奚是个足智多谋、雄才大略的人才,想用重金赎回百里奚。
秦穆公的谋臣公子絷说:“楚成王不晓得百里奚的才能,才让他养牛。若用重金赎他,等于是告诉楚成王,百里奚是位卓越的人才。”
秦穆公问:“那怎样才能得到百里奚?”
公子絷答:“用五张黑羊皮的奴隶价换回百里奚,楚成王就不会多疑了。”
善哉!于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换回了百里奚。从此,世人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
秦穆公解除百里奚的奴隶身份,向他讨教治国理政策略。
百里奚推辞说:“我是亡国之臣,怎值得您讨教?”
秦穆公说:“虞国国君不听你的劝阻,所以才亡了国,这不是你的罪过。”
◎百里奚将军
百里奚感动了,两人一谈就是三天。秦穆公十分赏识百里奚,拜他为上大夫。
这一年,百里奚已70岁了。
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礼教,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百姓得到许多实惠。他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五羖大夫
百里奚从此声名大振。
一天,百里奚在府中宴请宾客时,府中一浣衣女走过来主动请求演奏一曲,以助酒兴。百里奚欣然应允。这位浣衣女操琴唱道:“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雉,煮小米,今日富贵忘我谁……”幽怨的歌声,道出了百里奚的身世。
原来,百里奚与妻杜氏离别后,杳无音讯,生死两茫茫。一天,杜氏得知丈夫已在秦国为相,喜泪横流,便一路讨饭,坎坎坷坷来到秦国,设法到百里奚府中当了浣衣人。
百里奚听完这首幽怨的曲子,吃惊良久,如梦方醒,忙上前仔细询问,证实这位浣衣女就是离别多年,自己朝思暮想的结发妻杜氏。
一时间,两人抱头痛哭,热泪纵横。从此,百里奚位高不忘旧情,相堂认妻的故事在民间传为佳话。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称赞百里奚:“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借韩信之口评价百里奚:“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唐代诗人李白游历南阳百里奚村,凭吊百里奚墓时,满怀激情地赞道:“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
1957年,汉剧《百里奚认妻》在中南海上演后,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